改良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 精神分裂论文

改良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 精神分裂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本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MECT,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减分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PANSS评分减分率(75.16±1.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27±1.2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MECT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起效快的特点,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更少,临床应用具有突出优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改良电休克治疗;不良反应

精神分裂症属于重型精神疾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体现在情绪、记忆、感知、意志行为、注意力等功能发生障碍,患者精神活动和环境无法协调,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增加患者及其家庭的负担。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electroconvulsivetherapy,MECT)是在传统电休克治疗基础上进行改进,患者经过麻醉剂和肌松剂诱导意识消失后,使用一定电流经过患者的头部,促使大脑皮质经癫痫样放电,达到治疗目的。类似于人为癫痫发作,以达到治疗目的。随着医疗技术发展,MECT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为研究MECT的疗效,本研究于2018年3月~2020年3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本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28.24±3.51)岁;平均病程(4.15±0.62)个月。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27.93±3.35)岁,平均病程(4.20±0.5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病程<2年;未接受过电休克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患有其他类别精神疾病患者;有药物、酒精等物质依赖症患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患有器官功能障碍及恶性疾病等患者。1.3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给予奥氮平(国药准字H20030512,生产企业:常州华生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mg×28片)口服,视病情调整剂量,初始剂量为10mg/d,最大剂量≤20mg/d。持续治疗8周。观察组给予MECT治疗。使用IV型醒脉通电休克治疗仪(美国鹰塞特公司)进行8周治疗治疗。患者保持仰卧位,静脉注射阿托品0.5~1mg(国药准字H50020866,生产企业:重庆迪康长江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mL∶0.5mg),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国药准字H20123138,生产企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mL∶0.2g),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给予氯化琥珀胆碱0.8~1mg/kg(国药准字H31020599,生产企业: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mL∶0.1g),静脉注射30~60s,至患者无法自主呼吸,四肢肌束震颤结束,将涂导电胶的电极贴于患者双颞侧,根据患者年龄设定电量(电量百分比=年龄-5)。患者四肢和面部停止抽搐后,打开活瓣气囊,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加压供氧,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至患者恢复意识。治疗期间检测患者的各项指标。持续治疗6次,两次治疗间隔1~2d。1.4观察指标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andnegativesyndromescale,PANSS)减分率及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采用PANSS评估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显效:PANSS减分率>50%;有效:PANSS减分率25%~50%;无效:PANSS减分率<25%。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肌肉酸痛、记忆力降低、便秘、嗜睡及坐立不安。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者PANSS评分减分率对比观察组PANSS评分减分率为(75.16±1.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27±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观察组头晕恶心、肌肉酸痛、记忆力降低、便秘、嗜睡及坐立不安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目前临床上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其主要表现为思维障碍、行为障碍、感知觉障碍及情感障碍等症状,患者无法融入周围环境。常出现幻觉、反应迟钝、思维混乱症状,治疗周期长,极易反复发作,致残率高。长期住院接受治疗,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社会融入度降低,增加患者家庭的负担。若患者病情恶化,造成情感、意志力及认知障碍严重则会导致社会功能丧失,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时改善症状十分重要[1]。目前主要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疗效并不理想,很难改善患者情绪淡漠、反应迟钝等症状,无法改善不良情绪。奥氮平、利培酮及喹硫平等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2-3]。但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不高,常病症好转后私自停药,造成病情反复发作。病情复发后,继续接受药物治疗,很难达到理想疗效,最终发展为难治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研究指出[4],短期应用药物治疗可能造成灰质缩小。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本身与常人不同,患者侧脑室、脑体积及海马结构和正常人不同,为避免患者脑区结构改变,临床多通过肌内注射药物对患者急性期行为加以控制,从而控制激越行为。长期药物治疗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随着药物剂量增加,也会诱发心律失常,血糖、血脂等波动,威胁患者生命安全。MECT是利用固定频率电流刺激患者大脑皮质细胞,促进大脑细胞的自发放电,引起惊厥反应以达到治疗目的。MECT是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监测抽搐发作,并全程给氧,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研究指出,MECT通过对岛状结构诱导改变,达到治疗作用[5]。岛叶功能可能与语言、感觉和情绪都存在密切关联,对岛叶结构的改变能够改善患者各种症状。也有研究认为,调节神经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通过电流诱发惊厥后,人体脑组织释放神经递质,可增加中枢神经系统营养,达到治疗目的[6]。MECT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方法,见效快,即刻可达到治疗效果,对患者器官组织功能的影响较小[7]。与药物治疗相比,其能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达到理想的治疗目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MECT的临床疗效更高,可达到理想效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明显缓解,但治疗患者抑郁情绪难度更大,病情反复,易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研究指出,给予患者MECT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情绪,预防自残、自杀等行为,预后效果良好[8]。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行为功能降低,注意力不集中、自卑等情绪影响预后效果。给予MECT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所改善,可逐渐恢复注意力和记忆力,缓解抑郁情绪,对预后效果有积极作用[9]。由于精神分裂症病情反复,给予MECT有助于降低复发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PANSS评分减分率为(75.16±1.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27±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接受MECT后,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改善,MECT疗效持久,可降低复发率。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CT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少,可提高临床治疗舒适度及依从性。研究指出,MECT和药物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及PANSS评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规避长期用药控制。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MECT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起效快、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具有突出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潇,柳亚亚,袁伊雯,等.文拉法辛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躯体症状障碍共病重性抑郁障碍1例[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0,46(3):169-171.

[2]陈前修,万运强,刘行.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的改良电休克治疗对超重抑郁症患者脂肪因子及临床结局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20,36(4):518-521.

[3]周亚楠,翟金国,陈敏.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8,44(12):737-740.

[4]孙丛丛,周丹娜,宁芳平,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增效作用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8,39(5):641-645.

[5]刘毅,任艳萍,姜玮,等.基于神经心理与生理学评估的精神分裂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认知功能的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8,39(5):651-656.

[6]屠丽回,付倩芝,李日鹏.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改良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8,51(2):125-132.

[7]赵静,吕钦谕,陆颖,等.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后血清神经肽Y变化与治疗干预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8,44(2):80-84.

[8]罗涛,王晟,张咏梅,等.精神分裂症患者改良电休克治疗并发癫痫持续状态一例[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8,51(1):75.

[9]关新平.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5):103.

作者:何祖扬 陈振杰 容东环 单位: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

“张承辉博客” 改良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 精神分裂论文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80953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5日 下午3:13
下一篇 2022年4月25日 下午3:14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