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制是什么朝代创立的(权利有多大,限制宰相揽权)

提起“三省六部制”,我们应该都不会陌生,它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设立的一套组织严密的行政制度。而这个制度的由来,还要从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说起。

杨坚在担任北周大丞相期间,便开始密谋篡夺北周的大权。他以丞相府作为核心,不断扩展自己的力量,一步步架空了当时北周的小皇帝周静帝宇文阐,于公元581年篡位成功,建立隋朝。

隋文帝当上皇帝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考虑如何巩固自己的皇权。而朝廷政务中枢繁多复杂,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能够独断的,必须要寻找其他人来分担。

隋文帝杨坚

按照以往的做法,一般就是设立丞相(相当于宰相),由丞相来辅助皇帝行使政务和做出决策。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就纷纷设置了宰相这个职务,主管国家的行政事务。若是小事情,宰相直接就处理了;只有遇到大事情,宰相才会上报给君主进行处理。

汉武帝时期的宰相田蚡实际上独揽了大权,朝廷的人事任命都是由他安排的。有一次,汉武帝刘彻气愤地对他说:“宰相安排好官员了没有,寡人也想任用几个人。”

当时的制度是,宰相管控着朝廷的三公九卿,若是有人遇到紧急情况,首先需要到宰相的府里汇报。

于是,汉武帝感觉朝政大权旁落到了宰相的手里,就直接提拔身边一些低级的文官尚书,由尚书直接来传达圣旨,进而协助处理日常的政务。

很快,尚书就迅速架空了当时以宰相为首的决策机构,走上了历史舞台。

在汉武帝为了强化皇权的背景下,随着尚书机构的不断扩张,最终形成了尚书台。尚书台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一大转折点,也是宰相制度遭遇的一次大冲击。

而到了汉光武帝时期,在将三公(指的是司马、司徒和司空)并列为宰相的同时,更进一步加强了尚书台的机构力量,并设置六曹尚书。

至此,尚书台开始手握大权,可以直接向下发号施令,最高长官尚书令一下子成为了超越宰相的官职。

然而,虽然尚书令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个职位就成为了威胁皇权的新对象。

为了限制尚书令的权力,东汉后期时,尚书令的职务经常闲置着,皇帝任命领尚书事或录尚书事来实际掌管尚书台的工作。

尽管没有直接任命尚书令,但领尚书事或录尚书事就相当于是尚书台的一把手。例如霍光、诸葛亮等人,他们都是用这种身份主持了尚书台的实际工作。

魏文帝曹丕后来设置的中书省,直接从身边的一群低级官员“中书”来处理机要政务,就是为了打压尚书台的权力。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的权力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中书省。

这样一来,又产生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中书省的最高长官中书监则成为了皇帝最为忌惮的人,于是就成立了侍中机构。

侍中机构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门下省,甚至还一度与中书省共同掌控朝廷的实际大权。而朝廷上的宰相和三公,以及曾经风光一时的尚书令,在他们面前则变成了“下属”。

当杨坚赢得了天下,如何杜绝相权对皇权的威胁,成为了他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他可以继续延续之前皇帝的做法,设置新的机构取代中书省、门下省等先前的实权。

但是这种思路,造成了朝廷机构叠床架屋,人员拥挤,并且无法从本上杜绝新的威胁皇权的机构出现。

剧中的隋朝官员

隋文帝以前边朝代的行政制度为基础,设置了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也就是中书省,隋文帝为了避讳父亲杨忠的名讳而改名)来负责实际的行政事务,直接让这三省称为朝廷的行政中枢。

尚书省、门下省和内史省,虽然三者的行政分工不同,却起到了相互牵制的作用。他们直接由皇帝控制,三省的最高长官的职位都是宰相。其中,当属尚书省的日常工作最为繁重,下面又分为吏部、礼部、兵部、民部、刑部和兵部,来分别处理相应的事务,也就是“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

六个部门的具体分工为:

  • 吏部主要负责人事铨叙;

  • 礼部主要负责国家的礼乐文教;

  • 兵部主要处理军事政务和军队装备;

  • 在唐朝时期,为了避开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民部改为了户部,主要掌管民政和国家的财赋税收;

  • 刑部主要负责司法刑狱;

  • 工部则主要管理国家的工程水利和土木营造等方面。

除此之外,六个部门的最高长官全部都是尚书,二把手则被称为侍郎。每个部门的下面还设有司,各司的最高长官称为郎中或员外郎。

大名鼎鼎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曾经当过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也就是工部司的一把手。

自从隋朝设立了“六部”,后来的历朝历代几乎都是沿用了这个制度,再也没有较大的变动,有的只是在这个制度基础上进行稍微修补。

隋朝之后的唐朝,基本上就是完全照搬了隋朝的政治体制,正式由“三省六部制”作为朝廷的行政构架,同时把内史省重新改为了中书省。

三省的具体分工为:

  • 尚书省是朝廷最高的行政部门,最高长官是尚书令,其次是左仆射和右仆射,然后是尚书左丞后尚书右丞。主要负责朝廷政令的具体实施,以及事务的决断。

  • 中书省的最高长官为中书令,二把手是中书侍郎,主要负责各处的奏章和文书的传达,还要为皇帝起草诏书,以及国家的军政大事、以及官员的人事任免提出建议。

  • 门下省的最高长官为门下侍中,二把手是门下侍郎,主要负责审议中书省做出的决策与诏书,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同时还拥有驳回的权力。

由于尚书省直接掌控着国家的财力和物力,尚书令手中的权力更是仅次于皇帝,所以这个职务一般都是空置着。

由左仆射和右仆射共同处理尚书省的政府,尚书左丞和尚书右丞辅佐,唐代诗人王维就曾做过尚书右丞,称之为“王右丞”。

根据《新唐书·百官志》一书中记载:“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朝廷做出决策的具体流程是:皇帝与大臣们商议之后的决定,首先交给中省拟订一个草案,然后经过门下省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再交给尚书省来执行,并以皇帝的名义对外发布。

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共同辅佐皇帝,将权力分散到了三个部门,而这三个部门互相制约,再也不会出现单独哪一个宰相独揽大权的情况了。

武则天

武则天把持朝政后,曾一度将三省机构全部改为了带有女性色彩的名称。例如,她将中书省改为了凤阁,门下省改为了鸾台,尚书省改为了麟台,

而原先的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刘祎之也变成了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

刘祎之一心效忠于唐睿宗李旦,他不忍心看着武则天一步步夺取李氏家族的天下,对于武则天的行为非常不满。

有一次,刘祎之在私下发起了牢骚:“太后(武则天)既能废昏立明,为何还要临朝称制,不如直接走到朝政前台,以安天下之民心。”

然而,刘祎之刚一说完这番话,立即就被别人汇报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得知后,愤怒地说道:“刘祎之是我提携重用的人,竟然对我有背叛之心,难道对得起我的恩情吗!”

在武则天的授意下,很快就有大臣站出来弹劾刘祎之,其罪名是“刘祎之收受契丹部落的黄金贿赂,还偷偷与其他官员的小妾私通”。

于是,武则天公然颁发诏令,要求对刘祎之进行立案调查。

当刘祎之接到使者送来的诏令时,他正义凛然地驳斥说:“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诏令)。”

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颁发诏令时需要经过凤阁和鸾台,而刘祎之担任着凤阁侍郎一职,这份诏令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所以也不承认诏令的合法性。

面对刘祎之提出的质疑,前来宣读诏令的使者竟然哑口无言,只能返回去向武则天汇报。

看到刘祎之公然质疑自己颁发的诏令,武则天更加愤怒,她直接给刘祎之定了一个“拒捍制使”的罪名,并将刘祎之赐死。

刘祎之墓出土的墓志铭

在《唐律疏议·职制律》一书中有着明确规定:“对捍制使,不以人臣之礼,既不成制命,不出拒捍之言者,合绞。”

由此可见,武则天有多么的狠毒,她不仅残忍剥夺了刘祎之的生命,还维护了自己的权威。而且将法律中规定的绞刑改为了“在家赐死”,刘祎之甚至要对她表示感谢。

对于武则天这种“直接跳过中书省和门下省,对外发布诏令”的做法,足以可见,“三省六部制”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则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就在刘祎之被迫自尽后,还有一件事足以反映出皇权之下的“三省六部制”的情况。

安乐公主画像

唐中宗李显第二次当上皇帝的时候,韦皇后家族和安乐公主、上官婕妤等人“收受贿赂,卖官授爵”的情况屡见不鲜。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他们能够拿得出30万钱行贿后宫的人,就能够避开朝廷的正常人事制度,直接得到唐中宗亲笔下诏任命的官职。

对于这种人事任命,唐中宗当然也不是完全顺从皇后和女儿的意愿,他把这些敕令斜着封了起来,并将上面的“敕”字是改用墨笔来写,明显区别于中书省的黄纸朱笔书写的。

当中书省收到这些皇帝亲笔的敕令后,由于不是经过中书省和门下省批准颁发的,所以他们也不敢做过多的干涉,只是象征性的走了一下流程,然后就交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在当时的朝廷中,对于那些花钱买来的官非常看不起,称呼他们是“墨敕斜封官”,简称“斜封官”。

但也有一些比较正直的官员,他们对这种行为十分不满,便想方设法阻止行贿的人当官。

例如,时任吏部员外郎的李朝隐就是其中之一,他先后共阻止了1400多个被皇帝任命的“斜封官”。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中宗在皇后和女儿的蒙蔽之下,虽然直接跳过了中书省和门下省,但在国家的行政制度面前还是有些心虚。

其实,“三省六部制”就相当于是一个集体宰相制度,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一把手或左仆射、右仆射,他们的身份都是宰相,这样就避免了以往朝廷上只有一个宰相的专权情况。

然而在当时的实际情况当中,三省长官之中的资历老、能力强的那个依然会有可能成为这个政治集团的领袖,从而威胁到皇帝的权力,但皇帝也对此作出了防范。

政事堂

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皇帝一般都会要求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领导在一起办公,而他们聚集在一起开会讨论的地方叫政事堂。

为了防止有人同时控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皇帝不光让各省的领导进入政事堂,还会让自己信赖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参知机务等职务的人都有权进入政事堂议事。

由此可见,不论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是参知政事,他们的身份都不是三省的正式领导,甚至都不在三省内部办公,但同样可以进入政事堂,与宰相们行使着相同的权力。

这样一来,皇帝既可以将自己信任的官员捧上宰相的位置,也可以随时架空不受信任的宰相,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皇权,也稀释掉了一部分宰相的权力,减少宰相对皇权的威胁。

“三省六部制”同时也是古代专制皇权通知下的重要一环,是对朝臣内部之间的一种制衡,并非是对皇帝本人的制衡,其中中书省是三省中掌管着核心决策的机构。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任命岑文本担任中书省的一把手中书令,一跃成为了三省宰相里面的核心。

然而,岑文本并没有为此感到高兴,反而是忧心忡忡,他告诉母亲说:“非勋非旧,过度承受宠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

这句话的意思是,岑文本既不是唐朝的开国元勋,也不是唐太宗昔日的旧部,过度承受皇帝的宠信,责任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才觉得忧虑。

而唐太宗之所以任命岑文本为中书令,并不是看重他的决策能力,而是佩服他的文采,唐太宗曾经说过:“我一生只佩服两个人,武略是颉利,文韬就是岑文本。”。

除此之外,岑文本为人老实,工作认真,皇帝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中书令,而不是思想活跃、野心勃勃的决策者。

到了宋代以后,中书省和门下省正式合并为了“中书门下”,由中书门下掌管着朝廷的行政大权。

原先尚书省的权力也被逐渐分割,例如,军事大权由枢密院掌管,财政大权由三司使掌管等等,三省制度俨然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宋代时期的制度

再往后,元朝时期将门下省和尚书省废除,以中书省统一管理行政事务。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进一步强化皇帝的权力,又将宰相和中书省全部废掉,将国家的权力分摊到了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兵部六个部门。

直到这个时候,“六部制”正式取代了曾经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彻底成为了历史。

“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唐朝和宋朝三个朝代的中央行政制度,奠定了隋唐之后朝廷的行政体系,而其中蕴含的“分权制衡”思想,为皇权的专制统治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张承辉博客” 三省六部制是什么朝代创立的(权利有多大,限制宰相揽权)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216972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6日 上午4:07
下一篇 2022年6月26日 上午4:08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