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真的是被烤死的吗(朱高煦为何被亲侄子活活烤死)

“没有天然的失败者,只有不会做人的人”!之所以这么讲,是因看了朱高煦一生轨迹后感慨而出,所谓:欲成其事,先修自身!

朱棣有四个儿子,最有竞争力的是朱高煦,最惨的也是他——最终被侄子朱瞻基,活活烤死在铜鼎之下。

那么朱高煦为何从最有竞争力的太子人选,沦落到这等下场?只因做人最不该有的三大缺点,他占全了!

其一:“二代现象”和朱高煦

朱棣的成功属于“特例”,这点没人反对吧?但同时放在王朝第二代老大的坐标上去观察,又属于常态。几乎每一朝代第二位老大上台,都刷新三观。如李世民杀兄逼父,赵光义烛影斧声等。

所以,朱棣的成功从这点上来分析,就又属于常态了!笔者定义了一下,这属于:二代现象。

如今,朱棣完成了“二代现象”,还会允许再出现吗?绝对不会了,若闹腾一次,大明非崩盘不可。

明白了朱棣,咱再看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他多次救了老爸,得到了暗示:

你哥身体不好,你要努力!所以朱棣当了大明老大后,虽依然保留着对朱高煦的好印象。可问题是如今情况变了,朱高煦想继续巩固地位,那他也必须随之变化。

可事实却是,朱高煦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比如,朱高煦以李世民自居——前面谈了这属于二代现象。还比如,跟文官集团的关系紧张,认为“拳头”就可解决一切。

这就是做人第一个不该有的缺点:故步自封!一个人的成功,从来都取决于能否适应如今“江湖”。一旦故步自封,哪怕之前领先得再多,也终会成睡觉的“兔子”,一切化成“南柯一梦”。

为何有些人脱离原环境后就连连碰壁?为此还把这现象上升到人性高度。难道不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吗?故而:没有适应不了的“江湖”,只有故步自封之人!这个做人的缺点,不可不察!

其二:朱高煦跟朱高炽、朱瞻基的矛盾

朱高炽和朱瞻基知道朱高煦的小心思吗?当然知道。

还在朱高炽当太子时,一次朱棣带着他们去祭祖。由于朱高炽太胖,被人搀扶着走,哪料由于一段路滑,朱高炽给摔地上了,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当时朱高煦就他身后,顿时乐坏了,张口说道:“前人把滑,后人知警!”

须知这是大庭广众之下,好歹朱高炽是你亲哥哥,又身体不好,如今摔倒了怎么着也要去扶一把才对,这样也会让老爸面子上有光。

可朱高煦非但不扶,反而说:“谢谢啊,你这一摔,提醒我路滑了,我可要绕着走。”

可想而知,朱棣脸色会是怎样?在场大臣们又是种怎样心情?朱高煦还想争太子位,就这一句话,便让他失去了普遍支持!

这就是做人不该有的第二大缺点:四处树敌!以别人的出丑和失败,来衬托自己的牛逼,甚至连亲情和道义都不顾。

根本不懂,你的敌人越多,阻力就越大,而人家啥也不干,就取得了更多助力和支持——这不是输在能力上,是输在了做人上。

果然,朱高煦这句刚说完,朱瞻基就急眼了——我老爸都这样了,你当亲兄弟的却还嘲讽和显摆,于是跟着就吼了一句:“更有后人知警!

其三:朱瞻基为何活活烤死朱高煦?

朱高炽当了不到一年的老大,便去世了。远在南京的朱瞻基连忙回京。而朱高煦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先是半路截杀,没成功。跟着朱高煦又联络武将,因为他的势力,是武将集团支撑起来的。如张辅等人,想再唱一次“靖难之役”,几乎都被拒绝,以至于张辅还把朱高煦的动向告诉了朱瞻基。

这种现状,都是因朱高煦“故步自封”和“四处树敌”导致。可他非但不反省却还继续干。

朱瞻基在夏原吉和杨荣提醒下,没犯建文帝的错误,于是御驾亲征,玩一样就把朱高煦给抓回来了,却不杀,而是好吃好喝的养了起来。

按理说朱高煦彻底失败,该老实下来了吧?可朱高煦却还不服。一次朱瞻基来家看望他时,一个扫堂腿把朱瞻基给摔倒在地。

估计那意思就是说:你老爸当年摔倒后,你不是说“更有后人知警”吗?

这下可把朱瞻基给气疯了,最终活活把朱高煦烤死在铜鼎下,怎一个惨字了得!朱高煦为何非要自寻死路?这就是做人不能有的第三大缺点:睚眦必报!

睚眦必报的人,绝不会有宽广胸怀,更不可能“识大体,识时务”。一旦有了这个缺点,其结局都很不妙,如朱高煦!

所谓在什么样的地位,担当什么样的“恩仇”(责任),一旦睚眦必报就等于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再者言,做人一旦有了这个缺点,就等于生活在仇恨之中了,这点不可不察!

其四:总论

看前人之事,分析得失成败,是服务于今天的你、我、他!如朱高煦,说来说去,他最大的缺点就一个,看不清自我。

而一个人能看清自我的最好办法,其实就是读书。从前人的成败中,看清今天的路该怎么走——不求飞黄腾达,但求平安是福总可以吧。

“张承辉博客” 朱高煦真的是被烤死的吗(朱高煦为何被亲侄子活活烤死)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291544

(0)
上一篇 49秒前
下一篇 26秒前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