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区别(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有什么关系)

《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三十六计》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很多人都误认为《孙子兵法》所讲的就是三十六计,将其和《三十六计》看作是一本书,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一、成书年代不同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该书完成早于公元前512年。根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阖庐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伐楚”。阖闾三年即公元前512年,此时孙武已经得到吴王阖闾重用,从吴王阖闾会见孙武之前就已经阅读《孙子兵法》可推知其成书时间不会晚于公元前512年。

《三十六计》的作者不详,成书于明末清初,经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三十六计”一语源于“三十六策”,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南齐书·王敬则传》有载:“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三十六计》成书时间与《孙子兵法》晚了二千余年。

二、思想内容不同

《孙子兵法》共计十三篇,包括:一、战略运筹三篇(计篇、作战篇、谋攻篇);二、作战指挥三篇(形篇、势篇、虚实篇);三、战场机变三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四、军事地理两篇(地形篇、九地篇);五、特殊战法两篇(火攻篇、用间篇)。

《三十六计》共分六套,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包括:一、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声东击西);二、敌战计(无中生有、 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 顺手牵羊);三、攻战计(打草惊蛇、 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 擒贼擒王);四、混战计(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 假道伐虢);五、并战计(偷梁换柱、 指桑骂槐、 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六、败战计( 美人计、 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 连环计、 走为上)。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虽均为兵书,但二者思想内容却有大为不同。《孙子兵法》讲的是战略,属于“道”的层面;《三十六计》讲的是计谋,属于“术”的层面。

“张承辉博客”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区别(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有什么关系)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277799

(0)
上一篇 2022年8月3日 上午10:22
下一篇 2022年8月3日 上午10:22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