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的读后感优秀作文

西厢记一般指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出的西厢记的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西厢记》读后感1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的现实主义杰作,它改编至一个悲剧故事《莺莺传》。作者王实甫根据前人的改编,再结合自己的创作,最终将一个大悲剧改成大团圆,打破了封建礼教思想。从这点说,王实普确实是一个反封建思想剧作家。

《西厢记》的情节错综,跌宕起伏,人物描写个性鲜明,富有很强的戏剧性。通过不同的曲词,刻画不同人物的性格。起初,张生是一个穷苦的秀才,而崔莺莺的身份却是相国小姐,身份的设定不可谓不悬殊,用古代的说,这是“门不当户不对”,可偏偏两人的姻缘被月老撮合在一起。郎才女貌,本来是很般配的一对,但败在两个人面前的封建的等级制度,注定不可能在一起的。张生最终考中状元,得到了社会的地位,但是心中从未忘记崔莺莺,“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可以说,《西厢记》是讲述二人从相知,到相爱,到最后相守的故事。崔莺莺在乎张生的功名吗?答案是否定的,崔莺莺从来没有嫌弃过张生的出生,也不在乎张生到底能不能高中。在长亭送别张生的时候,崔莺莺说,“疾便回来”,我们也可以看出,张生能不能得官,她是不在乎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二人的爱情是纯洁的,是凌驾于物质、地位之上的,这是作者对爱情的看法。他用张生和崔莺莺的完满结局打破了封建礼教的约束,在封建社会能有这样的想法,真是难能可贵。

反封建的思想是《西厢记》的主题,而这一观点也影响到了后世文人。汤显祖的《牡丹亭》,曹雪芹的《红楼梦》等都是反封建思想的代表作,不同程度上都是继承了王实普的思想。无怪乎后世有人评价《西厢记》为“天地妙文”。

《西厢记》读后感2

古往今来,最真的是亲情,最深的是友情,最琢磨不透的是爱情。

爱情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更是遥不可及。但是王仕普的《明月三五夜》让我明白了他对爱情的诠释,也让我知道了一对年轻男女的憨直之爱。我钦佩他们敢于反对封建势力。

刚看《西厢记》的时候只是个假名,元杂剧大结局。看完之后,我后悔了。我觉得无聊,不想再读一遍,就扔在一边了。后来收拾的时候发现了这本书,心血来潮就开始看。看完之后,我得出一个道理——。什么是好书,什么是耐久书。

这本书修辞华丽,情节生动,文笔细腻,让人爱不释手。亭子的告别,属于我最爱的。歌曲多愁善感,优美动听,语气婉转动听。把盈盈的哀怨和恨意表现到极致,让全文充满一种淡淡的说不出的哀怨。

此折主要描写盈盈告别张生时的情景,以及离别后的焦灼感。这个折不仅好看,还借了很多曲子。“蓝天,黄花,西风紧,北雁南飞。黎明来临,霜林中谁醉?总是泪流满面。”堪称其中最重要的作品。

前四句一句一景,巧妙地利用秋景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凸显了盈盈复杂的内心世界。两个问答下来,风景深深地脱离了人的主观色彩,磨砂的叶子如痴如醉。其实是脱离人的血液的。这两句话既说明了时间和季节,又刻画了盈盈含泪的眼神,使离别更加伤感,从而表现出一个多情女子的形象。

古往今来,不止一个崔莺莺,众所周知的梁山伯和祝英台至死不渝的爱情,还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他们不怕封建势力的迫害,敢于反抗,因为他们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应该学习他们执着的信念和不懈的精神,为他们的梦想和抱负而奋斗。至于感情,我们还没到享受的年龄。

《西厢记》读后感3

近来无事闲看,遇到《西厢记》,将其小说版看完。

用现代人(其实准确地说,我们国人现在还不能算是现代人,顶多现代人的初级阶段而已)的眼光来看,王实甫用不错的文笔讲述了一个磨磨唧唧但又很有味道的爱情故事。

张生一见倾心崔莺莺,经过退贼赖婚、门第赖婚、状元蜚语等几波浮起,终于抱着美人归的圆满故事。故事最精彩处在红娘往返与莺莺和张生之间,张生和莺莺书信往来,以致花影重叠的精细描写。比如“有闰年闰月何不闰个五更”,再比如“恨不能拜托枫树林梢挂住那已经西斜的太阳”,情爱洗礼,跌宕机谋,很多章节读罢让人很是入味。也想起了《聊斋》里的男男女女,但故事多凄婉玄幻,云雨直白,远非《西厢记》的绵思清悠所能比也。

试想古人在传统礼教的压迫下争取婚爱自由是何其难也。又试想那古人安全措施不健全,往往一夜之欢而玷污清白,又何其悲也。再试想古代很多婚姻只是条件的比较和父母的总承包,失之太多的人生创意,又何其憾也。

或许也正缘于此,才有那么多动人的故事流传:牛郎和织女的相遇,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私奔,范喜良和孟姜女的悲剧,周郎与小乔的绝美,曹植对甄氏相思入骨,范蠡携西施泛舟江湖,以及梁祝化蝶、娥皇哭虞舜、神女会襄王、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苏小小风华残落历代伤……

某一年,绍兴的夜晚,独自来到沈园,看墙上依旧残留着当年的词,听婉转悠长的越剧《钗头凤》,想起陆游和唐婉凄美的爱情,心潮澎湃,久难平息。

想起了央视百家讲坛的有个老教授,评论古代中国经典中的爱情,讲到动情处竟是手抖声颤。这些爱情串起来,就是一部伟大的史诗。

《西厢记》读后感4

看完戏剧《西厢记》后,颇具震撼与欣赏,因为之前只是在听老师讲这部极具价值的杂剧,就饶有兴趣,尤其想进一步深入了解它,于此对其剧情有了大概认识。

整个戏曲的情节跌宕起伏、曲折波澜,却表现得极丰富、生动,王实甫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使女主角莺莺的性格显得十分突出,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女子的含羞与矜持,充满了女性的另一种美。

在整场戏剧中,分为4个高潮,一线贯串是指整部作品自始至终都是以崔、张二人的爱情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二类矛盾是指以崔、张、红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和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之间的根本性矛盾,以及崔、张、红之间的误会性矛盾。这两类矛盾构成了两种不同的戏曲冲突,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从而使剧情生动曲折。三个人物是指处于全剧结构中心的崔、张、红三个主要人物。整部戏就是以这三个人物为中心,通过情节发展来展示性格,又通过性格来展开冲突。《西厢记》全剧情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六次高潮,即“寺警”、“赖婚”、“闹简”、“赖简”、“拷红”和“争婚”。全剧既有统一的线索,又有六大转折,因而使剧情波澜曲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戏剧中刻画的四个人物中,张生,一方面执着追求爱情,一方面对莺莺的心思捉摸不定。莺莺,她既要

克服封建礼教长期对他的影响,更要躲开老夫人的耳目,又不得不表现小姐的尊严与矜持,所以充满了顾及与尴尬,这种种的客观因素困扰着她。而在其过程中,各个人物的心理与性格特征尤其生动。

《西厢记》读后感5

古往今来,最真实的是亲情,最深厚的是友情,最令人捉摸不透的是爱情。

爱情对于我们是陌生的,更是遥不可及的。但王实浦的《西厢记》让我理解了他对爱情的诠释,也让我知道了一对青年男女坚贞不渝的爱情,他们敢于同封建势力做斗争的行为令我敬佩万分。

初读《西厢记》时,只因一个虚名,元杂剧压轴之作。读了之后我便后悔了,觉的枯燥无味无心再读,于是我就把它弃掷一旁。后来我收拾书本时发现了它,一时兴起便有读了起来。读完之后,我得出一个真理——什么是好书,就是耐读的书。

该书辞藻华丽,情节生动,文笔精湛,令人爱不释手。长亭送别这一出是我最最喜欢的,该曲曲情凄婉缠绵,辞句清丽俊秀,声调婉转秀美。将莺莺的离愁别恨表现的淋漓尽致,使全文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和无法言说的哀愁。

该折主要描写莺莺为张生送别时的情景,以及分手后莺莺的伤别后忧虑的感受。该折不仅词句优美,还借用了大量的曲调。“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堪称为当中的压卷之作。.

前四句一句一景,巧妙的利用秋景来营造一种凄凉的气氛,侧面烘托了莺莺复杂的内心世界。后两句一问一答,使得景物深含离人的主观色彩,经霜树叶如痴如醉,其实那是离人的血染就的。这两句不仅说明时间季节,更是绘出莺莺的泪眼之情态,将离别之情描绘的更为凄切,从而表现出一个多情女子的形象。

古往今来又何止一个崔莺莺,大家所熟知的梁山伯祝英台至死不渝的爱情,以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她们不畏封建势力的迫害,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因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应该学习她们这种执着的信念,坚持不懈的精神,为自己的梦想抱负而奋斗。至于感情,我们还没有到享受它的年龄。

《西厢记》读后感6

《西厢记》,为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家王实甫所著,究其根源,实为“新杂剧,旧传奇”,唐代元稷宋代赵令畤,金董解元,都曾撰写过不同版本的《西厢》,至元代王实甫,终于把《西厢》推举到颠峰,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已经变为一种潮流,一种中国封建思想的蜕变,如此寥寥万余字,何以有如此魅力,何以堪如此重任?就此处,我把我的观后之感付之于字,并总结了下面三点世间文章不可兼备的好处,望阅者于其中游幸一翻,感受《西厢记》这一文学珍品为大家带来的视觉的冲击与精神上的享受。

一为情节。大凡书籍,均以情节为首要之物,叙述平铺还在其次。《西厢》的故事情节,简单明了。崔莺莺与其母老夫人并红娘送父亲灵柩至博陵安葬,路宿于普救寺。恰逢张君瑞游览至此,二人相遇,便萌生爱慕之情,只迟迟未得机遇相见。后因孙飞虎围住普救寺,欲强抢莺莺为妾,老夫人无奈,言道:“谁若能解救我母女二人,便把莺莺许配与他。”张生闻听便投信至其友白马将军处,求其解围,并完此姻缘。后兵至围解,老夫人又悔其前言,并未撮合崔张二人。二人悲苦,想尽万般妙计,互相试探内心,后因红娘于中穿插取事,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婚姻。故事情节让现代人觉得俗气简单,可实不知于当时的封建社会,这便是一种突破,一种冲击!霎时掀起了一股“西厢热”,竟成为了当时社会的“畅销书”,且不少词曲作家都开始对爱情剧本下了大量的笔墨与精力。到了明清,凡写男女方面的故事、剧本,都是受了《西厢记》的影响,以致于今,按一些言情剧、肥皂剧的情节看来,《西厢》应该算是他们的鼻祖了。其表现的主题思想,即:“永老无别离,万古常玩聚,愿普天下的有情人都成了眷属”,以当时的社会看这种思想,是非常大胆、非常叛逆、非常有冲击力的。

《西厢记》读后感7

看了《西厢记》之后我觉的这样的感情史完美无缺的,崔莺莺与张生的感情有此刻难得的一见钟情,有经历各种社会给予的磨难,有来自双方家长的阻扰,他们之间的感情可谓是越演越切,在咱们看来可谓是天作之合。

这个故事的结尾以中国似的大团圆给大众一个交代。而我却不太喜欢这样的结尾,我觉的过于通俗化,因此有时我会去看一些国外的经典电视及作品,我觉得他们的结尾都会留下一些空间让观众自我去细细品味,我觉的这样才让作品更有好处,才会促使人们去回味去发表自我的见解。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太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或直接不用想就能够猜到的结尾,因此我不怎样喜欢看韩剧结尾不是女主角得不治之症就是大团圆。

看了结尾在看一下他的正文,你是否觉得崔莺莺与张生的感情故事是否太过于完美了呀?好像他集聚了所有经典感情的必要情节于一身,就一见钟情而言,此刻科学家研究机率很低,况且在古代女子足不出户,因此崔莺莺与张生的感情故事开始就有点梦幻般的感觉。之后又经历了社会的考验,为心爱的女子于权贵做斗争,可谓是要美人不好江山的壮举,验证了感情史盲目的。在之后来自父母的阻扰,就想此刻的父母一样有感情还不行没面包我的女儿会受苦的,于是一介书生张生为感情上京赶考,得到上天眷顾荣归故里娶了崔莺莺,这好似现代大多数人的感情观鲜花于面包不可兼的,就会放下感情,但是张生做到了鲜花面包都要,即使高中也没有抛弃崔莺莺这也很不容易,此刻很多人都在爆发后抛弃自我的发妻,我觉的《西厢记》中的这一点我比较喜欢。

这一段感情流传至今,可能是正因它留给了人们对心中完美感情一方净土吧!因此一向被后人推崇,但是这样的纯净的感情在此时物质横流的现实社会中还剩多少,让咱们在自我的心里回答吧!

西厢记的读后感优秀作文

“张承辉博客” 西厢记的读后感优秀作文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59913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8日 下午2:40
下一篇 2022年4月18日 下午2:40

相关推荐

  • 2022成都高铁专业学校哪个好

    2022成都高铁专业学校哪个好 成都开设的高铁专业学校有:成都铁路工程学校、成都机电工程学校、成都东星航空旅游专修学院、成都机电技术学校、成都市育华职业学校等等。 成都高铁专业学校…

    问答 2022年5月29日
    001
  • 2021抚顺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

    2021抚顺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 2021抚顺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已经公布,本文整理了抚顺作文题目及范文,欢迎阅读。 2021抚顺中考作文题目题目一:花季少年的你,一定有自己的生活体…

    问答 2022年4月18日
    002
  • iphone4S 5.01插上移动卡无信号或信号不稳定怎么办

    关于IPHONE 4S 5.01插上移动卡无信号或信号不稳定的解决方法! 答:5.01用移动卡信号不稳定的情况是因为sim卡是修剪过的卡,4S对剪卡的兼容性不好,要到移动沟通100…

    问答 2022年5月9日
    002
  • 改正错误的名言

      改正错误的名言   1、改过迁善从不嫌迟。——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3、必须戒绝醇酒和女人。快乐是如此短促,如此模糊,而悔恨是如此巨大。——《托尔斯泰传》   4、习…

    问答 2022年4月18日
    007
  • 思乡带月的诗句(关于月亮的思乡古诗)

    咏月、思乡诗句集锦 让思乡之情自然流淌 咏月诗句集锦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静夜思》 …

    问答 2022年4月28日
    002
  • 玉兰花有粉色的吗

    玉兰花有粉色的,而且在花色粉中会有些偏紫色,不仅花色会很鲜艳,花型也很优美。尤其是开花期间还会散发出一些香味,具备很高的观赏性。不过玉兰花一般常见的颜色是白色,大概在早春2月到3月…

    问答 2022年5月6日
    0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