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温度的教育》读后感 – 读书笔记

《左右温度的教育》读后感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做有温度的教育》这本书,我一拿到书就被封面上的那一句话吸引了——“只有真正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温暖,才有温度。”
所以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也很有目的的在寻找“怎样做有温度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是有温度的”。
但是读着读着,我觉得在搞清楚“做有温度的教育”之前,我要先理清管理和教育的区别。
我们在教育生活中一直将管和教放在一起,俗称管教,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也分不清管理和教育的区别。
在《做有温度的教育》这本书里的三则故事,启发了我对管理和教育的理解。
故事一:圭峰中学的德育主任向校长反映“最近各班穿拖鞋进教室的学生越来越多,班主任多次强调和要求,德育室也加强了管理和考评,可效果不佳。”“是什么原因呢?”李校长问。“可能是学生纪律意识淡薄,不好的行为习惯反弹,或者是班主任管理不到位……”德育主任如数家珍地把可能的原因分析得头头是道。后来李校长去了一趟学生寝室,看到很多湿鞋子,然后和几名学生交流,才知道连日降雨,学生的鞋子湿了,有些学生觉都肿了,都有炎症了。
故事二:学生集会时,学生集中站在主席台下,校长主任们轮番上台苦口婆心地“教导”,可是学生们垂头丧气,要么交头接耳,要么心不在焉。这样的场景频频出现。对于这一现象,许多老师的看法是学生素养不行。后来,与学生座谈,与个别学生交流后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样的集会训话毫无意义,甚至影响他们的情绪,老师的集会每次都老生常谈,影响他们好不容易有的休息时间。
故事三:上午第四节课后,圭峰中学会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学们抢铃声,逼下课,赛速度,目的是早点儿吃到午饭。后来经过调查发现主要是学校食堂供应不足,学生就是饿,学校调整早餐供应后,这道风景在再也没有出现。
其实,这三则故事中的场景,或多或少在我们的身边发生过,说来惭愧,我也曾经犯过同样的错误,分不清管理和教育,常常把管理当教育。当我们习惯了把管理当教育,学生一犯错就是各种归因或者批评指责,从未深层次地去了解过学生的真正需求,反而忘了教育的本质。
只有搞清楚了教育和管理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才能进一步去做有温度的教育。
其实什么是管理,什么是教育,从上面三则故事中我们已经一目了然了。真正的教育,是先了解学生的深层需求,了解他们面临的问题,然后站在学生的角度帮他们和他们一起解决切实的问题。
关于教育学生,在这本书里有一个理发师的故事,也很发人省醒。他说的一段话着实让我汗颜——“家长把孩子放在我这里,我就应该让家长放心,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和变化。只有把孩子教好了,家长才会相信我,相信孩子。只有孩子得到认可,孩子才会自信,才能找到自己的舞台。有舞台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梦想和辉煌……”。看完这段话我也和作者一样以为是一位教育领域的专家在说这段句话,然而并不是,对方只是一个理发师。这真的是教育的一大痛点,不做教育的人反而比老师、专家更懂教育。
在搞清楚了管理和教育的区别后,我又在这本书里寻求“什么是有温度的教育”“怎样做有温度的教育”。
其实从理发师的故事里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那就是“相信孩子,认可孩子,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舞台,成就自己的梦想和辉煌”。
那么怎样做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舞台,成就自己的梦想和辉煌呢?
书中的一个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爱是教育的起点,慢是教育的规律,欲是教育的条件”。也就是说,我们要去爱自己的学生,要做“八十岁的教育”,尊重教育的规矩,不能急功近利,如果学生是一颗种子,那么就要给种子浇适量的水,施所需之肥,与阳光、雨露等自然力量一起帮助种子成长。教育是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撒一把米,让学生自己去吃。
所以本质上解决如何做有温度的教育这个问题,就是要明白怎样爱孩子,怎样在教育中慢下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问题。我也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我们一直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我们要去爱孩子,但是爱很抽象,说实话,我们其实并不一定知道怎么去爱孩子。我们所认为的爱孩子,形成了冰与火的两极分化。一种是热衷于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把孩子送去各种补习班和培训班,让孩子去学习、练习各种技能;一种是各种各样的溺爱,完全放任孩子,美其名曰让孩子自由成长。所以在学校里能看到有些老师很“负责任”——办公室里椅子排排坐,有的老师比较“清闲”,有空还能浇浇花。
那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是爱孩子呢?书里的观点是要接纳孩子,在我看来“接纳”这两个字其实有很重的分量,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因为这要求教育工作者打开心扉,打心底里全面包容学生的“好与坏”,用另一句话说就是“无条件的爱”学生,或者说“对待学生要温柔而坚定。”接纳优秀的学生很容易,更重要的是接纳普通的学生和后进的学生。接纳是爱的根系,接纳学生后就是要去帮助学生了,去“帮助”孩子,是爱的行动层面,可以说帮助是爱的枝、叶、果。
那帮助学生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帮助学生“克己复礼”,变得越来越好。当然在帮助孩子前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明白帮助不是塑造,而是引导、唤醒和激发,是打心眼里能够看到学生这个人,把学生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
圭峰中学的三则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要去真正认可学生,要去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思考,要明白教育不是给学生找一个归宿,不是让他们走同一条路,有同一个目标,变成同一类型的人,而是要肯定并接纳孩子所有的不同,给他们提供变化的可能,这样的教育是有爱的教育,有“人”的教育。
教育还应该慢下来,不能揠苗助长,要顺应孩子的发展规矩,只有这样孩子的好奇心才能得到保护。关于这一点,书里《学画画》的那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书里说“孩子画画首先是因为好奇,好奇自己能画出不同的画。其次是出于自豪,自豪自己独一无二的画,最后是展示,展示自己脑海中的人、景、物、色彩、形状。这种展示是没有标准的。”确实,孩子的画是没有标准的,是自己想象和理解的再造物,是最具个性,最有故事,最大胆,最随性的,最有艺术性的。画画就是要让孩子表现自己的多姿多彩,自由自在。
其实,在教育的很多方面,我们不可以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而是应该弯下腰去,看孩子要看的。
我想要做有温度的教育,简单点说就是要“温柔而坚定地无条件地爱孩子”重视孩子内心真实的需求吧。

“张承辉博客” 《左右温度的教育》读后感 – 读书笔记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50634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8日 上午7:48
下一篇 2022年4月18日 上午7:48

相关推荐

  • 直接撩到心窝的情话甜蜜深情

    1、如果我会隐身就好了,那我一定藏在你的枕头里,藏在十二月的风里,藏在你的口袋里。 2、我不贪心。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生命中永远有你! 3、人生可遇不可求的事儿,除了此时此刻的晚霞…

    问答 2022年4月21日
    006
  • 读《写给12岁儿子的一封信》有感1000字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啊,一本好书,会使我们受益匪浅。最近,我读了《写给12岁儿子的一封信》,感慨万分。   文中,母亲的一言一行打动了我:“人生的道路不都是平坦的,也会有泥泞…

    问答 2022年4月18日
    005
  • 圣罗兰哪里的(ysl属于什么档次啊)

    文章目录 最高宝座:CL,CPB 第二步:汤姆·福特 中档:YSL、迪奥、香奈儿、阿玛尼、纪梵希 对比:兰蔻,雅诗兰黛 下图:名优产品 女人之于口红,犹如男人之于运动鞋。口红是女性…

    问答 2022年4月25日
    003
  • 《大国工匠》观后感

      文/王一楠   技术部组织全体员工观看《大国工匠》,我们被工匠们的劳动精神、创造精神深深折服。一系列故事使同志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技术的宝贵,增强了作为一名技术部工艺员的自信心和…

    问答 2022年4月18日
    001
  • 冷暴力分手的男人值得挽回吗 冷暴力分手是渣男吗

    冷暴力分手的男人值得挽回吗 冷暴力分手是渣男吗 这世上最渣的分手方式,一定是冷暴力无疑。我们能接受一个人不再爱自己,能接受感情的消逝,能接受你想要放手,可就是接受不了那个人最后连个…

    问答 2022年4月17日
    0011
  • 格林童话全本书的读书体会

    读了《格林童话》这本书,被一个个故事和人物深深的感染了,文中人物的善良和勇敢、智慧让人钦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格林童话全本书的读书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和收藏,希望可以帮助到有…

    问答 2022年6月5日
    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