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的高一读后感800字

《狂人日记》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狂人日记的高一读后感8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狂人日记的高一读后感800字1

日记共有13小节,当中详略有当,胡言乱语,从一个狂人的狂态显示礼教吃人的本质,旧家庭愚昧的制度,扭曲的人性,渴望新希望。文中第一,二,六,八节都描写了夜。“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我把它当做狂人心理变化的一种过程。撇开文章的话,从好月到没月再到黑月最后的亮月,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心里从明朗到消极最后的明朗。联系全文,开始狂人在没有意识到吃人的事件时,心里还是舒坦爽快的。渐渐地被人注视,眼神里的贪婪闪光像预示着要吃了他,虽作为狂人,在还存留所谓正常人的人性时,是害怕的吧!但又因是狂人,错乱的逻辑,非正常的思维与价值,那样该是无畏了,也或许多少心里蒙上一层“乌云”。随着事件的深入,连自己的哥哥也是吃人的,或许自己在无意中也做了吃人的帮凶,无知则无畏,但有知后那份笑里的勇气和正义也会被吞没,更却连着孩子一起,进入这个吃人的怪圈,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心里也就更迷茫,害怕,胆怯,那么黑暗也着实正常。(其实我想狂人最在乎的是他的母亲的做法,自己的孩子被吃之后的反应,觉得是当然的事情,那份母爱的最初的面貌在吃人事件中变成了帮凶,和着那些人一起吃了自己的孩子。所谓的价值观,是生活在礼教下挣扎却又顺从的妥协。)最后狂人的心不再错乱的跳动了,留下了日记,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这或许自我的解脱的一种方式,心里也就好过了些。(直到最后我感觉到狂人是期望于孩子的,正如先生的意识里,是渴望有新的孩子来冲破的,可以是他们孕育的孩子,也可以是孩子们孕育的新的一切,只要有呼声,有回应,便不是孤单的,那么就可以延续希望了。)夜,在狂人时代是个主题,一切都是开始,孕育着新生命新文化的夜里,一切都在冲破,在挣扎,在撞击。狂人的狂想下给我们展示了礼教的吃人的本质。

同时,我也注意到第一,二节中的怕字。“我怕的有理。”“我可不怕。”“这真教我怕,叫我纳罕而且伤心。”狂人的内心受到礼教的束缚30年,那“赵家的狗”我认为代表的是吃人,狗吃人,人吃狗,其实是种扭曲非正常的状况,也正是这样错乱的逻辑,他的害怕是有理的。我想在那个大环境下敢于冲破束缚的极少,害怕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可狂人是不正常的,他的不怕,是假象的无知,内心是怀着试试的想法,或许孩子们可以呢?可是连孩子都用那种眼神注视“我”,“我”纳罕伤心,害怕真是很有道理了。孩子在那时就是希望,他们的存在是继承前面开启后面,他们是冲破黑暗的新元素。“救救孩子”是他最真诚的希望,是开启新文化的钥匙。或许可以看作是对人的一种批判,那些内心的矛盾,同时是对旧文化的一种妥协,在旧家庭礼制下的“孩子”深受毒害。

虽说是狂人,可是他的话值得人深省。其实我感觉先生是矛盾的,对狂人那些深省的话的肯定,也有他对旧文化妥协的批判。值得肯定的是,狂人的勇气与正义,他无畏那些吃人礼教与压迫,对着吃人的那些人说“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我想大概是想说废了那些旧的腐朽的文化,把新文化迎接过来,改掉那些落后的想法,去面对未来的光明世界。狂人的挣扎,万分沉重,与他人生观相反的礼教,抱着勇气,骇人的毅力去改变。但是,狂人却是“同伙”,他是吃人的弟弟,吃人的是他哥哥,他们同出一处,他们血脉相连,无论怎样他都无法抹去这个事实。他的妥协在于没有去实践,他被关在这个体系中,他批判罪恶,可是却一味抱着空的希望,他用着他的精神胜利法,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上,希望救救孩子。精神上可以接受,可是事实却没有变化,吃人依旧吃人。夜还是一样的黑,只是多了一份不安的冲动,想冲破的力量太小,呼声还在孕育之中,我们期待那个黎明的到来,期望改变一切的力量的涌现,那样是不是这个体系就不复存在?到底是什么力量才可以冲破?一切都在酝酿吧!

总的来说,文章犀利的揭示了礼教吃人,人性沉沦,黑暗的一幕,可是社会却不缺一群正义之士,他们用各种方法战斗,精神也好,革命也罢,都是在为冲破黑暗迎接光明而努力。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希望的心情,是期待的未来,渲染了整篇文章的气氛,这也是我读完之后得以喘气的唯一机会.

狂人日记的高一读后感800字2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

下面,我将对《狂人日记》进行个人化的解读,其中自然有偏颇之处,然而作为一位读者,我想也可以有放肆一下的权力。   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这个狂人臆想的世界,是通过“常人视角”叙述出来的:狂人发病枣旁人侧目枣家人延医救治枣狂人复原。这一层的意思凡识字者均可以解读出来,因为在小说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作文

通过常人视角,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比如小说的第一节中狂人记道: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作文

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这样的情形:

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有了这些描写,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病例的记载。由于鲁迅曾经学习过医学,并且护理过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这份“狂人日记”模拟得十分真切、详尽。

以上是对《狂人日记》的第一层解读,然而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轻易地透过病例的假象,看到鲁迅以象征的形式对封建传统所进行的批判枣在这里,我将它作为我的第二层解读,即狂人“狂行下的表层批判”。

当我们以“狂人视角”对作者笔下的世界进行关照时,我们就开始了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狂人忽然醒悟“传统”杀人、吃人的罪恶枣周围人无法容纳清醒者开始对他进行迫害:加之“疯”的罪名枣狂人重新屈服于恶势力,同流合污(或被吃)。

这是在《狂人日记》发表的当时和以后,大多数评论者所解读出来的共同结果。在这种解读中,出现了一个时代化的批判对象:“传统礼教”—-这正是新文化运动着力批判的对象。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此为自己批判的焦点,是无可置疑的,而且也的确是鲁迅当时的创作目的,在作品中,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来: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另外,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也曾表示《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正因为有了这种共同的解读,《狂人日记》才被作为“五四”启蒙运动的一个文学范本,通过它,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打起一面大旗:“救救孩子”!

然而一个文本在它被创作完成之后,便脱离了作者成为独立存在的事物,因此在不同的时代中,不同的高一读者将会有不同的解读出现。正如世纪末的今天,在我的眼中,《狂人日记》可以解读出的第三层意义:这就是狂人“对人类的深层批判”。

依然是通过“狂人视角”关照周围世界的真相:敢于对世界和人生做抽象思考的狂人,发现了人与人之间提防、倾轧、残杀,并且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扼止的恶性循环: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

于是狂人呼吁人类和睦相处: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

然而:

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

绝望当中狂人呐喊、呻吟,发出“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

对人类整体的批判也许并非鲁迅创作时清醒的本意,但狂人眼中的常人世界却具有广阔的共时性和世界性,因而其批判便决不仅止于五四前的中国国民而可以延伸到整个人类;其批判所指的人类劣根性也不是仅仅消灭“封建文化制度”并可以根除—-也许它本就是人类基因中根深蒂固的一个分子,永远无法消除,并将在最终导致人类的自我毁灭。这征兆,我们在今天已经可以看出:可以将地球毁灭几千次的核武器、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的对地球的污染、因人类道德沦丧爆发出来无法治愈的世纪疾病“爱滋”……鲁迅正是因为看到了人类的这种难以根除的劣根性,因此才感到深深的绝望,“救救孩子”的呼声之后才不是一个“感叹号”而是“省略号”。在他看来,这呼声俨然如将封闭在无法打破的铁屋子里的将死之人唤醒,使他们感到无法解脱的痛苦。

狂人日记的高一读后感800字3

作品通过狂人的形象,尖锐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小说在艺术方面非常具有特色,就是鲁迅所说的“格式的特别”。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借实行虚,以虚证实。小说选取狂人作为主角是个十分精心的安排。在黑暗势力陈陈相因地压在人们头上的那个社会里,一切都已经习惯了,一切都视为当然。鲁迅有意通过“迫-害狂”患者的感受,通过他在精神错乱时写下的谵语,从某些“人吃人”的具体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更加普遍存在的“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对封建是社会的历史现象作出了惊心动魄的概括。

今天我读了鲁迅的《狂人日记》,鲁迅是我国的大文豪,拿起他的散文真还担心读不懂,翻开第一页,静静地读了起来…….

文章不是很长很长,分为好几篇,每一篇都是一天所写,就像是日记一样,从这个“狂人”的日记中,我们看出了一个人吃人的社会,所有人都想着如何去吃人,就连自己的亲人都要吃自己,每天都是惊险的一天,都有人惦记着要吃你,描写出了一个可怕无情的人吃人的社会,黑暗恐怖让人害怕的一群人,读来让人胆战心惊。

然而一个文本在它被创作完成之后,便脱离了作者成为独立存在的事物,因此在不同的时代中,不同的高一读者将会有不同的解读出现。正如世纪末的今天,在我的眼中,《狂人日记》可以解读出的第三层意义:这就是狂人“对人类的深层批判”。

依然是通过“狂人视角”关照周围世界的真-相:敢于对世界和人生做抽象思考的狂人,发现了人与人之间提防、倾轧、残杀,并且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扼止的恶性循环: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于是狂人呼吁人类和睦相处: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然而: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绝望当中狂人呐喊、呻吟,发出“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人,这个社会多么的无情和残酷,不顾亲情,什么都不顾,只是去想着如何去吃人。

联系鲁迅先生所处在的时代背景可见当时真是的社会就像书中所描绘的那样,人吃人,残酷黑暗,老百姓就像那要被吃的人一样,毫无防抗之力,而那时的政府就像是吃人的人,残酷无情。生活在这样之中的人除了折磨就是站起反抗,可是国人的心早已沉睡,鲁迅先生就是用这样的文章来唤醒国人的心,使中华民族站起来,奋起发抗。

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就社会,了解了那时的社会,是我对鲁迅先生这个人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狂人日记的高一读后感800字4

四千年的历史,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而字缝中透出来的却是“吃人”。

几句话使得这篇短短的小说的作者一夜之间成了现代中国最出名的小说家、思想家之一。这段话被反对礼教的人们写在标语牌上,做成刀枪弹药,向中国的道德传统,向维护这些传统的人们,展开了一场史无前列的,旷日持久的,不惜代价的,无比残酷的战争。但是,通过前边的分析我们知道,作者的矛头并不是直接指向“仁义道德”的,他甚至继承了礼教中很关键的学说,并把它极端化了。今人对“仁义道德”与“吃人”的理解完全是对原文的误解。作者自己对这个误解也负有很大的责任。他有意拿“仁义道德”与“吃人”并提,无非是要“一语惊人”。后来大家都错误地理解,作者因而成了运动的“旗手”,也不好意思再来解释了。所谓“时代造英雄”吧。

学术界多认为,五四新文学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最突出的成就,在于鲁迅塑造了一位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斗士——“狂人”的形象。本文认为,“狂人”形象丰富复杂、蕴藉深厚毋庸置疑。但这个形象的反封建,并不具备彻底性与不妥协性。恰恰相反,鲁迅的忧愤深广,正是通过一个清醒深刻的思想者被封建宗法制度强行剥夺自由思想独立人格而致“狂”,进而刻画了传统势力和礼教连“迫害妄想”症患者病发时的种种表现都不容许存在。最后,封建宗法制度与传统文化系统居然将“狂人”治“愈”,将原来与制度、文化格格不入的反对者驯服为其忠顺的维护者与奴才,以此揭露封建主义“吃人”的凶残、虚伪与“高明”,制度与文化体系的根深蒂固与顽强,从而警示改革者必须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具备坚强的心理素质。

在鲁迅的《狂人日记》已经成为经典之作,研讨评析《狂人日记》的论文可谓汗牛充栋的今天,再来“重读”它,还有什么新意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上个世纪,人们多认为《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家族制度的罪恶”,是“一篇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宣言书”,是“第一声伟大的‘呐喊’”。①这个结论毋庸置疑。几乎所有的学者与读者都认为《狂人日记》深刻的思想内容,主要是通过对“狂人”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的,这也属于不容争辩的艺术真实。问题在于,“狂人”形象的特质究竟何在?鲁迅到底如何通过这个形象来反封建制度及其整个文化体系的?

“狂人”在未“狂”之前是个什么形象,抑或说他的表现如何?《日记》没有直接记录。读者只能从他致狂发病时,对自身“迫害妄想”的“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的日记中,推导出一个具有强烈反传统思想的知识分子,曾经存在过的对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整个思想文化体系的思考与反叛的轨迹。关于这一点,专家学者们早就注意到作品是通过“狂人”的感觉与心态描摹,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交融的艺术创作手法,表现了“狂人”未“狂”前对于自己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现实生活中普遍的“人吃人”现象,历史传统中“易子而食”、“食肉寝皮”的记述,并将此提升到精神文化的层面上,作过反反复复的痛苦的思考。在迷狂状态中,他考问反省自己,猛然觉察到自己也并非出污泥而不染,“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狂人”在已狂的迷乱中折射着某些未“狂”前的思考,从—个特定的角度,反思了全民族源远流长的“四千年吃人履历”,意识到宗法制度的正统文化满本满篇都在教诲“吃人”;彻悟到“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充当着“吃人”和“被吃”的角色,若想正视现实改过自新,即刻就会被“大哥”一类主宰家庭统治社会的权威人物所制裁,更会遭到赵贵翁、古久先生、陈老五、老中医、青年人、打孩子的女人、甚至“给绅士掌过嘴”、被“衙役占了他妻子”、“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等等普通国民的憎恨反对。他渴望民族吃人的历史不再延续,没有吃过人的孩子们不再吃人与被吃,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是一种孤独的热切的战叫,正是在上述充满个性特色人格魅力的基础上,“狂人”未狂之前就完成了对中国传统的所谓仁义道德、纲常名教、家族制度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前所未有的揭露与批判。“狂人”这种对于全民族“吃人”履历的反思,无疑折射出鲁迅本人在五四前夜对于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糟粕的否定,折射出他对“吃人”的恶习之所以能够世世代代流传而不衰的根本原因——国民劣根性的解剖与自省的光芒。而“救救孩子”的呼喊尽管孤独而又空泛,但毕竟呐喊出了一位思想界斗士的满腔悲愤与对于未来的向往!就这层意义上说,“狂人”是一位以狂乱的曲笔写成的反封建的战士,“救救孩子”是振聋发聩的“呐喊”,的确当之无愧。鲁迅在《狂人日记》发表后在与许寿裳谈及其意义与影响时,不无自豪地说:“……后以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②因为这种“发现”对于民族的觉醒关系甚大,呐喊就不能仅此一声;正因为这种省悟当时同知者寥寥无几;呐喊更不能就此打住!所以,“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③,据此,将“狂人”誉为五四新文学人物长廊里第一位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形象是绝不为过的。

狂人日记的高一读后感800字5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 下面,我将对《狂人日记》进行个人化的解读,其中自然有偏颇之处,然而作为一位读者,我想也可以有放肆一下的权力。  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这个狂人臆想的世界,是通过“常人视角”叙述出来的:狂人发病枣旁人侧目枣家人延医救治枣狂人复原。

这一层的意思凡识字者均可以解读出来,因为在小说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通过常人视角,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比如小说的第一节中狂人记道: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这样的情形: 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有了这些描写,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病例的记载。由于鲁迅曾经学习过医学,并且护理过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这份“狂人日记”模拟得十分真切、详尽。  以上是对《狂人日记》的第一层解读,然而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轻易地透过病例的假象,看到鲁迅以象征的形式对封建传统所进行的批判枣在这里,我将它作为我的第二层解读,即狂人“狂行下的表层批判”。 当我们以“狂人视角”对作者笔下的世界进行关照时,我们就开始了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狂人忽然醒悟“传统”杀人、吃人的罪恶枣周围人无法容纳清醒者开始对他进行迫害:加之“疯”的罪名枣狂人重新屈服于恶势力,同流合污(或被吃)。 这是在《狂人日记》发表的当时和以后,大多数评论者所解读出来的共同结果。在这种解读中,出现了一个时代化的批判对象:“传统礼教”—-这正是新文化运动着力批判的对象。

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此为自己批判的焦点,是无可置疑的,而且也的确是鲁迅当时的创作目的,在作品中,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来: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另外,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也曾表示《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正因为有了这种共同的解读,《狂人日记》才被作为“五四”启蒙运动的一个文学范本,通过它,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打起一面大旗:“救救孩子”!  然而一个文本在它被创作完成之后,便脱离了作者成为独立存在的事物,因此在不同的时代中,不同的高一读者将会有不同的解读出现。正如世纪末的今天,在我的眼中,《狂人日记》可以解读出的第三层意义:这就是狂人“对人类的深层批判”。 依然是通过“狂人视角”关照周围世界的真相:敢于对世界和人生做抽象思考的狂人,发现了人与人之间提防、倾轧、残杀,并且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扼止的恶性循环: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 于是狂人呼吁人类和睦相处: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 然而: 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 绝望当中狂人呐喊、呻吟,发出“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

对人类整体的批判也许并非鲁迅创作时清醒的本意,但狂人眼中的常人世界却具有广阔的共时性和世界性,因而其批判便决不仅止于五四前的中国国民而可以延伸到整个人类;其批判所指的人类劣根性也不是仅仅消灭“封建文化制度”并可以根除—-也许它本就是人类基因中根深蒂固的一个分子,永远无法消除,并将在最终导致人类的自我毁灭。这征兆,我们在今天已经可以看出:可以将地球毁灭几千次的核武器、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的对地球的污染、因人类道德沦丧爆发出来无法治愈的世纪疾病“爱滋”……鲁迅正是因为看到了人类的这种难以根除的劣根性,因此才感到深深的绝望,“救救孩子”的呼声之后才不是一个“感叹号”而是“省略号”。在他看来,这呼声俨然如将封闭在无法打破的铁屋子里的将死之人唤醒,使他们感到无法解脱的痛苦。 然而鲁迅始终是一位直面现实的勇士,即使他内心中已经感到绝望却仍然站起来进行绝望中的反抗。而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在今天也并非全部灭绝,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人在呼吁保护地球、建立绿色家园,有人在“以笔为旌”,寻找人类的终极价值……虽然这呼声十分微弱,但却令人看到了人类世界的最后曙光。

狂人日记的高一读后感800字

“张承辉博客” 狂人日记的高一读后感800字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49997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8日 上午7:25
下一篇 2022年4月18日 上午7:25

相关推荐

  • 2022高考有没有免费的志愿软件

    高考结束了随之而来就是报考志愿问题。俗话说的好考的好不如报的好,那么高考有没有免费的志愿软件呢?来跟小编一起看一下! 蝶变志愿蝶变志愿是一款致力于为高三考生服务的高考志愿填报软件,…

    问答 2022年6月8日
    002
  • 《政治经济学原理》读后感700字

      分配理论在李嘉图政治经济理论体系中是核心。李嘉图认为,劳动和资本投入到土地而生产出来的谷物,应分别归三个阶级所有:分给地主阶级的就是地租;分给资产阶级的就是利润;分给工人阶级的…

    问答 2022年4月18日
    0012
  • 暴风眼电视剧好看吗(暴风眼电视剧咋样)

    (作者戴清,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原文发表于中国艺术报) 电视剧《暴风眼》剧照   近期,浙江卫视、东方卫视、爱奇艺、腾讯四大平台联合播出电视剧《暴风眼》,该剧以国安题材的…

    问答 2022年4月27日
    003
  • 愉快的春节一年级作文

    每到春节,人们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一起迎接着这个重要的日子。下面一起随张承辉来欣赏小学一年级愉快的春节的作文吧。欢迎阅读。…

    问答 1天前
    003
  • 2022喀什地区有几所大学 专科本科大学名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有2所院校,喀什大学、喀什职业技术学院。下面是具体信息,供参考。 喀什地区专科本科大学名单序号学校名称主管部门2691喀什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733喀什职…

    问答 2022年5月12日
    0012
  • 5岁宝宝食谱大全

    5岁的小朋友已经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每天和老师、同学们在一起非常开心。因为5岁正处在脑发育的重要阶段,营养摄入充足非常重要。接下来,妈网百科介绍5岁宝宝食谱大全。 1、土豆烧牛肉 …

    问答 2022年4月28日
    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