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云苏轼是什么关系(侍女朝云如何成为苏轼的知己)

熙宁七年(1074)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将王朝云赎买出籍,到了苏家做侍女。后人不少发挥说朝云乃杭州名妓,这可能是夸张了,她当时不过12岁。从苏轼自己写的文字上看,朝云是来苏家后才开始学习读写的,苏轼为她取字“子霞”。

朝云应该很美丽,秦观就曾在词里夸赞她的容颜“美如春园,目似晨曦”,东坡写了一首词回应微有醋意。

朝云也冰雪聪明,《梁溪漫志》记载的这个逸闻传播极广,说的是苏轼一日退朝,食罢,按照他的养生方法在室内扪腹徐行,忽而摸着大肚皮问道:“你们且说,此中藏有何物?”

一婢说“都是文章”, 一婢说“都是识见”,这都是苏轼听惯了的恭维,摇头不以为然,只有朝云答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

朝云可谓一语道破苏轼的性格命运本质所在,若无深刻的了解,怎有如此知己之言。

苏轼刚到黄州当年,给鄂州知州朱寿昌写的信中说:“所问菱、翠,至今虚位,云乃权发遣耳,何足挂齿牙,呵呵!”“权发遣”是宋代官制名词,意为“暂代”,可见朝云当时还是侍女。

孔凡礼推断,“菱”“翠”当为苏轼另外二妾采菱、拾翠之名,他被贬黄州,她们就没有跟来。朝云与苏轼的稚子,不及满岁便夭折了,这件事对她打击很大。

苏轼写过两首哭儿诗,第二首描绘道:“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小朋友的衣服还晾在架子上,却再也喝不到母亲的乳汁了,朝云痛不欲生,甚至一度想追随而去。

绍圣元年(1094),苏轼被贬惠州,当时闰之夫人已经去世,因要去古时视为南蛮瘴毒的苦地,苏轼便“开阁放伎”,替她们安排去处。

他后来写有一首 《朝云诗》,序中说“予家有数妾,四五年相继辞去,独朝云者随予南迁。因读《乐天集》,戏作此诗”,感念朝云不肯在患难之际离开,要随侍他万里投荒。

诗曰:“不似杨枝别乐天,却如通德伴伶玄。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这里也是用了他喜欢的诗人白居易的典故,乐天的侍妾中,樱桃小口的樊素以擅唱《杨枝》词出名,备受宠爱,还是在白居易晚年病中离开了他,而朝云深情不变,恰似东汉时伶玄的侍妾通德。

后几句更说的是朝云来到岭南后,与苏轼一道参禅学道之事,不仅是甘苦同当的知己,还是修心养性的诚挚道友。

在惠州,朝云承担起主妇之责,细心照顾年近六十的苏轼饮食起居,精打细算安排一家人的生活。

除此之外,她只忙两件事,一是她从遁儿夭觞后,在泗州就拜在比丘尼义冲座下,开始学佛,现在更是每日念经自修,“亦略闻大义”;一是读书习字临帖,苏轼写信给李之仪时,说她“颇有楷法”。

林语堂说苏轼后期对朝云的感情,“在情爱之中夹杂有宗教情感”。

东坡总是称朝云为“天女维摩”,出自《维摩经》,说的是维摩室有一天女,将花瓣纷纷洒落,众菩萨身上的花都落到地面,独有一位大弟子身上的花瓣粘着不掉,越是扫落越是不除,也是他未消除分别相,思想行动还未了悟合法性。

苏轼写过一首好词 《殢人娇》:“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他以维摩诘自喻,以散花天女喻朝云,既是称赞朝云的风采与德行,也是表现他们之间以道互励的关系。李一冰说,这还隐喻了苏轼在惠州又开始试验养生绝欲,他给张耒信中曾详细谈到此法,说“某清净独居,一年有半尔”。

来惠州的第三年春,朝云生日,苏轼特地邀请几家熟人来为她作会庆生,亲自作 《王氏生日致语口号》。“口号”这种文字多用于宫廷大宴,或者国家的典礼大节,写好后先给乐工们排练,届时在朝廷宴会上演唱。

苏轼也是用这种略带夸张的方式,表达对朝云的一份爱意。口号中说“海上三年,喜花枝之未老”“天容水色聊同夜,发泽肤光自鉴人”,赞朝云虽陪自己历尽风霜,却美丽依然。但世事无常,当年七月五日,朝云就不幸感染时疫病逝,年仅34岁。

“张承辉博客” 朝云苏轼是什么关系(侍女朝云如何成为苏轼的知己)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217404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6日 上午4:49
下一篇 2022年6月26日 上午4:49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