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山公园(石鼓出土于凤翔而非石鼓山)

石鼓山公园(石鼓出土于凤翔而非石鼓山)

康有为在《易洸·周爽集》中说:“石鼓是中国第一古器,也是书法家的第一准则。”正因如此,石鼓目前被列为中国“十大城乡之宝”。

它是文字文明的载体,是文明的主体。书法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所以中国书法的实物是“圣物”。

从石鼓文的书法来看,素有“大篆为上,小篆为先”之说。因此,石鼓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石鼓人,研究石鼓的集体失语,让门外汉和外人掌控话语权,真的没有意义。

2015年,书法家王让成想举办“王让成石鼓文书法展”。他让作者带来十首他认为国内外最全面的石鼓诗,让我翻译成白话文。篆书原诗后,用楷书写白话作注解。作者认为用白话译诗不妥,就把诗翻译成白话诗。王的作品在安展出,引起了轰动,作者尽了最大的努力。

笔者事前对石鼓略知一二,这次也是反复努力。我们对石鼓的雕刻年代和出土地点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此之前,2008年4、5月份,笔者应邀参加市政府专题会议,讨论石鼓园的建设和命名问题。后来笔者参加了很多会议,和各种“专家”聚会,直到下一次国庆完工开业,全程参与。

作者关于“中国石鼓园”名称的意见被采纳。原约定的“宝鸡石鼓园”、“石鼓公园”、“石鼓山文化园”被作者一一否定。原因是康有为关于石鼓的言论。既然是中国“第一”、“唯一”,为什么不能贴上“中国”的标签?市领导说:“叫中国石鼓园不是更好吗?”作者回答:“不,不,中国是一个政治概念,中国是一个文化概念。石鼓是文物,与政治无关,不如用中国。”这位领导沉默了,微笑着,并立即请文老人写了标题,作者在石头上写了一篇文章。如果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搞清楚了,就结束了。

但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与一些“专家”的接触,我感觉这些专家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了解非常浅薄。一是学习不熟悉旧学和训诂学;二是不切实际的调查和道听途说;第三,他们不懂现代科学,不知道旁证。所以结论不靠谱,有些还很牵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颜地图腾是牛或羊,宝鸡市标是公鸡;胡安A是周公神庙;那是唐朝的秦王李等等。人们不禁笑了。难怪宝鸡外地人笑我,江东没人。

今天的争论就一个:石鼓的出土地点在哪里?

如果宝鸡人连这个都不知道,还谈什么建立“宝学”,那不过是胡说八道。

在市政府研讨会上,专家说,“印相河上的石鼓山是石鼓诞生的地方。”领导一拍桌子,决定发表声明,所以没有发表。

其实石鼓山的名字全国都有。主山形似石鼓,与出土的石鼓无关。宝鸡石鼓山的名字正是如此。山势如石鼓,突兀而出,以斯命名。

石鼓出土于唐贞观元年,即公元627年。出土地点为天星县(今凤翔区)三玉源村。

眼角,停。有时也征收。是神和人一起驻足的地方。《史记·秦本纪》记载:第三年(公元前763年),文公带七百兵去打猎。四年,至魏魏之会。岳‘昔《周易》胜于先秦,后死于诸侯’是卜居之。战戟,也就是营地。”这段话简单明了。从秦文公即位第四年,也就是公元前762年,在此建都,到第十年(公元756年)修建祭祀西白帝,直到汉高祖修建武阳上斋,祭祀北宣武帝,五斋才彻底建成。是汉成帝迁都长安祭祀后才有的。此前,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动员了许多人的国家最高祭祀仪式始于秦文公,位于渭河流域的回族地区。

汇渭交汇处是何谦河和渭河的共同汇水区,是两河的重叠流域。不是狭义的千河入渭河。“商都”的具体所在地秦文公的首府,就是今天的三元院村。离凤翔县老城(柳林镇)不过五十里,符合祖规。

古人严格遵守“国家大事,只拜不拜”的制度,实行“郊祀”。郊区是城市方圆百里之内的土地,百里称为“远郊”,五十里称为“郊区”。秦文公建都后,在郊区建立了祭祀庙。在首都“左祖右舍”建祠堂,即在东方祭祖;在西方,建庙祭拜土地神。然后,在都城以南50里,建庙,在郊区大祭,祭祀神灵。李周规定周期为3年。第一年祭神,第二年祭地,第三年祭五神。

秦汉时期,五神中的北方玄武神北迁淳化县,而南方的下层朱雀神东移出潼关,由“五卡盘”变为“三卡盘”,至今仍称为“三卡盘原村”。

石鼓就是在这里出土的。石鼓,又名“猎”,是记录国王打猎的情景。正是在狩猎中,秦文公发现了“渭河交汇处”,并为都城和村庄的建设占卜。在位50年,还设立了陈宝殿,供奉陈宝,是一位成功的君主。他只是建西山祭拜白帝,而不是宝鸡建城之初。宝鸡,有8000年历史,建在北首岭遗址。应该从伏羲迁徙到陈仓算起,这一点也有馆陶园遗址为证。这是后话。

《史记》中记载了秦文公打猎发现渭水与“经营城市”的相遇,这与石鼓的“打猎”诗完全一致。天兴县三溪源发现唐史石鼓。有什么问题?

重要的是看石鼓诗的内容。十首诗清晰,几处出现“蜀”“吴”字样。印相河在哪里?秦岭古称中国,没有出现“华”字。

陀是一个象形文字。陇县境内河很宽,经过千阳后向四周蔓延,于是产生了专有象形文字“沱”来命名沱河。吴指吴山。第二个书名是《舒舒》,最后一个书名是《吴蛮》。

因此,毫无疑问,石鼓的诗写的是千河巫山。哪里有说是渭河的?说秦岭?

目前石鼓的诗只有200字,是舒的6倍,吴的4倍。何谦和吴山是兄弟姐妹。这些诗哪里不是写在吴山或者何谦的?

石鼓诗中有一行“我从东方来”,旧拓片也有“元西”二字,第五首甚至有一行“君涉,马涉,悲哉”。

那就是说起点在狩猎场的东边,人们从东向西过河。这与南北千河不谋而合。请问渭河能“自东向西”吗?诗中所述,与史书记载秦王死后葬于西山,君王随用享西山,是一致的。今天的课文里看不到“鸡西”了。田歌有一本书,说明这条河是由北向南流的,这和《君子渡江第五曲》完全一致。如果是渭河,应该是“陇南”或“陇东”,而不是“君子渡千河”。

十首诗多次写鱼,其中的“鱼”就是鲦鱼。

有鳞大马哈鱼只能生活在海拔900 m ~ 2300 m的暖而不热、冷而不冰水中,巫山主峰海拔2090米,脚下的千河海拔从1500米下降到山口的1100米,渭河则下降到700米。

现在最高海拔1200米的石鼓山脚下的清江,已经是潺潺的溪水。主航道海拔只有700-900米,根本不可能有鳟鱼。

这个不用讨论,实际调查一下就一目了然了。

鼓的石头100%取自吴山。现在,吴山的何谦河谷到处都是卧牛大小的变质岩。当地人都成了“捣碎的石头”。几千年几百年来,关中西部的人们做了碾场的驱动轮,喂牲畜的石槽,石磨的滚筒,吴山的粮窝。它曾经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然而,在所谓的石鼓山及其印相,并没有这种巨石,所有的都是麻砾石,被当地人称为“顽石”。

这不是铁证,这是“石证”!谁有什么要说的?

凤翔有很多关于石鼓的传说。比如丢失了一个石鼓,因为当地人认为猎钹是国王和皇帝的产物,具有皇家精神,可以在镇上辟邪,犯下许多罪行的人用石鼓保护家人,从而避免了世世代代的灾难。于是,一个石鼓在安史之乱中被一个屠夫偷走了。知道自己杀人有罪,就偷了石鼓。可惜只剩下一半,被做成窝,当磨石用。

直到宋徽宗的时代,他才在一个村子里找到了自己的下落。因此,这个村子从此被命名为“石罗坞”,现属凤翔区彪角镇郭店社区管辖。

综上所述,石鼓只能出土于凤翔县(区)三祖院村,以及建都后为纪念白帝而建的西钻。吴山脚下,千河东岸。讲述了他在位第三年(公元前763年)700人的狩猎活动。

“张承辉博客” 石鼓山公园(石鼓出土于凤翔而非石鼓山)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192734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2日 上午6:18
下一篇 2022年6月22日 上午6:19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