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下面是张承辉给大家整理的南漳的端午节作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漳的端午节作文1

在襄阳住了近20年,对于本地的一些风俗从小耳濡目染,了解的很多。无论是过节还是红白事什么的,襄阳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比如有时候去南湖广场等一些地方,总会听到一些年纪大的奶奶们打鼓,很有激情哦~~~我还记得高中过元宵节的时候,学校请了一个打鼓的团队绕着学校敲敲打打了一圈,很是热闹。我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襄阳花鼓戏的前身是流传于襄樊地区的民歌小调和一些其他说唱艺术形式。襄阳花鼓音乐特色明显,声腔既高亢粗犷、激情热烈,又委婉细腻、明快活泼,其腔调有[桃腔]、[汉腔]、[四平]、[彩腔]。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合,锣鼓伴奏,节奏鲜明,气氛浓烈,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早在清朝道光年间,宜城就有人演唱襄阳花鼓戏。1906年,宜城出现了业余的花鼓戏班,演些生活小戏。1924年,宜城境内首次出现妇女登台唱襄阳花鼓戏的新事。时至上世纪40年代,宜城境内已有花鼓戏班50多个,先后演出剧目160多个,其中整本戏20余个。这些戏班子不仅在本县城乡演出,还流动到襄阳、南漳、枣阳、保康等地,有时还同外县的花鼓戏艺人合班演唱,极大地促进了各地花鼓戏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影响融合。花鼓戏日臻完善成熟,最终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当时,宜城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一清(清戏)、二簧(山地二簧戏)、三越调(湖北越调戏)、躲躲戏唱得真热闹。”襄阳花鼓也是可以追溯到很远的,也是蛮古老的哦~~~~

而襄阳的饮食也是有自己的特色的,襄阳位于湖北北部,靠近中原地区,饮食风格受中原地区的影响较大,基本属于鄂北风味。湖北地区历来偏爱辛辣,民间有“湖北人不辣怕”的俗语,而巴蜀荆楚地区的人们生性嗜辣,几乎所有的菜都要用辣椒,与麻辣的川菜、酸辣的湘菜不同,鄂菜讲究的是鲜辣。襄阳菜既有着鄂菜鲜辣的特点,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味。襄阳名菜有襄阳大头菜(并非榨菜,原为诸葛亮在襄阳隐居时炮制)、东坡肉、襄阳缠蹄、红烧蹄膀、糖醋白菜、泡菜牛肚丝、宜城盘鳝、大虾等,其中以东坡肉最为著名。襄阳的馍头、包子、烙饼、油条、面条、西饭、干饭(米饭)等大众主食,在民间极为常见;小吃品种也较为繁多,如清汤、凉面、糊辣汤等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襄阳的面条虽然多种多样,但值得一提的是最有名的杂碎面,襄阳的杂碎面大体可分为四种。牛油面、牛杂面、海带豆腐面、肥肠面,其中以牛杂面最为有名。它有二十几味香料熬成,配以新鲜牛杂,味道纯正鲜香,再来碗特酿黄酒,给人感觉那叫一个“爽”。这些都很好吃呦!

襄阳的待客之礼就我个人而言,与古代的礼仪有点像。襄阳人历来好客,迎接客人必拱手施礼,常用“稀客、慢走、再来”等礼节语言。留客吃饭,酒是必备之物,俗有“怪酒不怪菜”的说法,俗语道“有酒无菜,客人不怪;有菜无酒,站起来就走”,意在强调酒的重要,并非不备菜饭,宴饮必先酒后饭,不可先饭后酒,否则便为“犯上”(“饭上”谐音)。饭酒必强劝,以客人吃醉为好。主人若不善饮,则请有酒量者陪客劝酒。饭也强添,唯恐客人不饱。襄阳自古民风淳朴,轻利重义,朋友交往患难与共,祸福相依,同时有敬师长、敬长者人风俗。亲友之间礼尚往来,名目繁多。时令节日、婚丧喜庆、添丁进口、寿诞迁居,都赠送礼品、祝贺宴饮,叫“送人情”,有“人情大似债”俗谚。有的邻居相处融洽,日近日亲,交往密切,胜过亲戚,俗语道“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庆祝生辰,俗称“过生”或“做生”。儿童生日吃长寿面,穿新衣,长辈赠送玩具、文具或吃食,并要送礼钱。冯三岁、六岁、十二岁、十八岁都要摆生日宴。老人过60岁、70岁生日较为隆重,多由晚辈操持,亲友祝贺,送寿礼,主人置酒款待。

襄阳的婚丧文化跟别的差不多。婚嫁是家族延续的重要环节,十分重视,礼仪繁多,有订亲、择期、迎亲几个步骤,遵循男女自由恋爱,登记结婚的原则。我记得我舅舅娶舅母的时候,请了好几辆的士车,装扮得很漂亮,到了快中午的时候,就去接舅母,然后过关斩将地将舅母迎上车(要给伴娘、娘家人红包、回答一些很难的问题啊什么的),再回到舅舅家。然后12点开席的时候,舅母由白色婚纱换成红色旗袍,每桌敬酒啊什么的~~~~~~整个婚礼很热闹很喜庆~~~~而丧葬我没有亲眼看过,我很庆幸没有亲人离开我身边。我听说农村仍然兴用土葬,对棺木(也称寿木)特别讲究,多用杉、柏、楸等上等优质木材制作,内装裱,外雕镂,反复油漆。人死后,洗身、穿寿衣、放入冰棺内,灵柩放入灵堂“停灵”,夜间由死者亲人陪伴,停灵3天。然后由孝子孝孙送至火葬厂火化,随后放入木制棺材,名曰“入殓”,由死者后代送至墓地安葬。我在外婆家的时候见到过,依稀记得一长趟,最前面是一个猪头,后面是一些丧礼比如馍馍什么的,还有一些纸马花圈等等,跟着逝去人的一些身穿白衣的亲人~~~吹吹打打的走在路上。

襄阳的岁时节令文化有与其他地方相似之地,也有其独特的地方。如:

(1)春节。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襄阳人民最重春节,不仅隆重热闹,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实际上一进入阴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就开始为过节作准备。。家家户户购置节令食品、用具,腌制鸡鸭鱼肉等腊味,俗称“办年货”。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谓“小年”。这一天襄樊许多地方特别是农村仍然沿习祭灶神活动:家家打扫室内外卫生,清洗、粉刷灶台,摆香案于灶王夫妇画像前,供灶糖(糯米糖)、灶饼(糖饼)及时令果品为祭。腊月三十日为“除夕”。这日,请门神,贴春联,迎家神,放鞭炮,合家团聚,吃“团年饭”。小孩吃荸荠,意为童言不忌。晚上包“元宝”,就是饺子。通夜不眠,谓之“守岁”。特别是现在电视普及,于除夕收看春节联欢节目已成惯习。我记得那时候大人们打麻将,而我们这些小孩就聚在一起看电视聊天,我很喜欢这种亲人聚在一个屋里的氛围。每当夜半,岁尾岁首交替之际,大街小巷、村落院尾鞭炮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喜迎新春。正月初一至初四为春节正日子。初一清晨祭拜祖先。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小孩 “压岁钱”(或在除夕时给)。初一虽餐吃饺子,谓“得元宝”,象征在新的一年财运享通。接着,家门亲戚、左右邻舍互相拜年,并视亲疏远近而分别以烟茶糕点或酒饭款待。初二,女婿携带礼品给岳父母拜年。岳家必以酒饭款待。俗语“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谓此礼绝不可少。其次拜姑父母、舅父母。初三、初四,一般亲朋互相拜贺,至亲好友开始接春客。初五叫“破五”。全家吃“元宝”、宴饮,与初一同样隆重,有“破五大似年”的俗语。

(2)元宵节。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是春节后的第一大节日,家家张灯于门前,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狮子、龙灯、旱船、高跷等歌舞杂耍走街串巷,十分热闹。十五日晚放孔明灯,晚饭吃汤元,是襄阳人过元宵必不可少的喜庆活动。

(3)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而襄阳喜吃各味粽子和煮鸡蛋。而且会悬艾叶菖蒲于房门上,有驱蚊和驱邪之意。虽说赛龙舟是端午的一大活动,但在襄阳我却没见到过~~~~实乃一大遗憾~~~~~

襄阳还有许多风俗,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感兴趣的可以来感受一下哟!

南漳的端午节作文2

好久好久之前,有一个爱国诗人叫屈原,在他的辅助下,楚国逐渐强劲,但楚王轻信了别人的谗言,把屈原流放了。之后秦国被楚国攻克,屈原悲痛欲绝,投江自尽。本地老百姓去捞他的遗体,但没捞到,因此就用一种非常大的叶片把白米饭包起来,坐船丢进河中,期待鱼不必吃屈原的遗体。一个老医生在江里倒进雄黄酒,想困住水兽,不许她们损害屈原的遗体。大家为了更好地留念他,把屈原自尽的五月初五列入端午节。这并不,今日就到端午节了。

每一个节日都是有它尤其的风俗习惯,端午节都不除外。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各种各样,最普遍的有赛龙舟、挂艾草、蒜头、贴符。食俗有吃粽子、喝雄黄酒、吃五黄、十二红。

今日一大早,我就去奶奶家包粽子,姥姥摆出了粽叶、糯米、花生仁、五花肉、大枣、鸡蛋黄、现和剪子这些。洗过手后,大家熟练地包起粽子来。我将粽叶卷成锥型,倒进四分之二的米,再放一些五花肉到米中,把后边的叶子折到前边,用线五花大绑,弄断,打个结,一个极致的粽子就问世了。姥姥看了看我的包的粽子,竖起了拇指。以后,我又试着包了一些原汁原味粽和甜粽,都很取得成功。

粽子都包完后,大家把她们送进泳游池——大锅。大概二十分钟后,厨房里传来一阵阵香气,我大喊道:“粽子熟了,”姥姥慈祥的笑着说:“小馋猫,鼻部真灵,我立刻让你吃。”粽子一端上菜,我也急不可耐的拿了一个,“啊,好烫!”我将粽子丢到碗里,看见烫红的手讲到。姥姥笑着说:“冷冷在吃,没有人跟你抢,”冷了后.我敢吃粽子。这芳香的竹叶,这一口下来,香气在嘴中回荡,是原汁原味粽。一口下来,闭上眼,好像置身竹林里,吸气着带上竹香的气场。假如你没喜欢原汁原味粽,还可以蘸着白砂糖吃,白砂糖和原汁原味也是绝配哟。

今日简直愉快的一天,大家动手能力包了粽子,还吃到自身的劳动成果,我爱端午节!

南漳的端午节作文3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来了端午。“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粘白糖;龙舟下水喜羊羊。”每当我唱起这首童谣时,心里就甜滋滋的,因为端午节要来了。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与妈妈、弟弟和外婆携手来到河边采粽叶。粽叶的形状很像香蕉,又很像犀牛的角。时近中午,我们挎着小篮子回家了。到了家中后,我们先将粽叶理好,再用水清洗一下,便放入锅里煮了。等冒了水蒸气,便把粽叶取出来,顿时整个小院都沉

浸在这粽叶香里了。

开始包粽子了,外婆和妈妈包的很娴熟,我看了后也很想学,于是就缠着外婆,让外婆教我。外婆告诉我:“先拿出3片粽叶,把这3片粽叶弄成一个漏斗状,再将糯米放入粽叶中,如果喜欢吃大枣,就放个大枣进去。”听了外婆的话,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了3片粽叶圈成漏斗状,放了两颗大枣和一些糯米进去。为了让大枣香甜地味道不外漏,又要保证粽子的外形美观,反复折叠中,我努力做到让剩余的粽叶包满粽子。到了最后一步,用细线捆扎粽子,小粽子很“调皮”总是跑来跑去。我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粽子捆扎好。

粽子入锅了,我在旁边焦急地等待。过了一会儿,香气味儿就钻入鼻子里了。我赶忙说:“外婆,粽子好了。”可外婆却说:“等等。”我很不理解。后来妈妈跟我说:“粽子只有煮透了,熟了,才会又香又甜。”到了晚上吃饭时,我们的王牌——粽子上场。粽子有:蜜枣粽,肉粽,板栗粽……其中我最喜欢蜜枣粽,因为蜜枣粽香甜可口,而且此粽子口感舒适,营养丰富。

我爱端午节,但更爱粽子,因为我通过包粽子这件事懂得了失败并不可怕,只有去战胜它,你就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与喜悦。真希望下一个端午节快快到来!

南漳的端午节作文4

馥馥艾叶香气袭上心头,千年前那朵浪花将整个华夏山川染成了青绿色。

——题记

临近端午,奶奶早早地将片片艾叶挂在门头前,我愣了愣,才知道原来是他来了,眼色不禁黯淡了下来,奶奶察觉到了我的变化,笑了笑,轻声说:“怎么了?什么时候这么在意这个节日?”我恍若初醒,抬起头说道:“没……”简简单单地回应,表情淡然,而心中却点起阵阵涟漪,欷歔惆怅,若有若失。

我知道,我联想到了他,尽管光阴荏苒,但你那纵身汨罗江的身姿却永不消逝。屈原呐!因为你心中有国,所以你不愿蒙受世俗的尘埃,以死明志;因为你心有有民,所以你悲愤交加,创作出令世人慨叹的《离骚》!

在我不认识你之前,我眼前一片黑暗,在听到那句“路漫漫求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犹如为我敞开了大门,翻开尘朴的书籍,引我而去。

我大吃一惊,那个“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大诗人、大忠臣,真可谓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朝廷乌烟瘴气,而他却“出淤泥而不染”自比孤傲的鸷鸟!你明明可以学陶渊明“结庐在人境”,也可以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而你却以身殉国,以死明志,使我们只能略悉你的文采,引来了多少年间的无声欷歔……不过,就是如此,我们才能体会你的坚定执着,体会到你饱含血泪的悲伤怨愤之歌!

香草零落,美人迟暮,到底是谁支撑着你?你又到底是为了谁“哀民生之多艰”?山河破碎,乘风破浪,纵横驰骋,为谁指路?前方是波涛汹涌的汨罗江,身后是金樽清酒,玉盘珍羞直!世人皆浊唯他独清,世人皆醉唯他独醒!

南漳的端午节作文5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端午节。因为“端午”又称“重五”;所以许多习俗就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搓成彩绳系在儿童的脖领、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上“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并且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这一天,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赛龙舟、吃粽子。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体。这一天,我们家的人都在忙着做粽子,老妈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里面放上枣、花生等材料,用粽叶包起来,再用水煮熟就可以了。看着老妈熟练的包着粽子,便问老妈:“老妈,我从来不会包粽子,但是我觉得很有趣,你能不能教教我?”老妈答应了。我看着老妈包粽子的同时,我也包了两下,第一个粽子完成了,可是却七扭八歪,于是,我便按照老妈所说的办法重新做了一个,可还是没那么完美,但是我没有气妥,一个又一个地包,就算包得不如老妈的好,我也心中沾沾自喜,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

粽子出笼了,我第一个吃的就是我自己包的,虽然不是很好吃,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龙船下水喜洋洋。

“张承辉博客” 南漳的端午节作文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170531

(0)
上一篇 2022年6月18日 下午10:16
下一篇 2022年6月18日 下午10:17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