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体有哪些 文言文八大文体

古代文化常识是高考必考内容,但庞杂的内容往往让不少同学望而生畏。但其实,只要把知识专题化、系统化,每天积累一点,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小编老师想起来有趣有料的文常推送已经断更很久了,有点惭愧。不过一直关注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小编最近在开直播课,很多文常内容已经变成直播课了喔,大家多多支持关注哇。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文言体裁:论辨、传状、杂记、序跋、赠序类

一、论辨类体裁‍

1.包括论说的文章和论辨的文章

2.论说偏重于“说”,一般都是因事生情,有感而发,包括政论、史论、文论、事论等。

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章,有很多议论性的章节片段,都可看作是论说。比如《孟子·鱼我所欲也》、《荀子·劝学》。(童鞋们可以回忆一下这两篇文章中心观点是什么喔,答案小编会放在讨论区)

3.“辨”就是判别。察事物的是非美恶,而能区别之,叫作辨,与争论是非的“辩”通用(故小编这里就不作区分了)。

论辨的文章有多种名称,例如议、驳说、说、解、难、原等(这些叫法要熟悉!),实例很多,例如周敦颐的《爱莲说》、韩愈的《师说》和《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等。

有木有发现自己原来学过那么多篇的论辨类文章~

二、传状类体裁

1.“传”指传记,古代“为达官名人”作传。首创于司马迁,他的《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以叙写人物为中心的“传”。

顺便复习一下:

①本纪: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帝王或实际统治者的历史,是全书的大纲。

②世家:叙述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祀不绝的人物的传记。

③列传:本纪、世家以外各种历史人物的传记。

2.行状就是“品行状貌”的意思,作为文言体裁,多记述死者籍贯、生卒年月、生平事迹等,一般由死者家属、门生或故旧所作。

目的是为向朝廷申请谥号或树碑立传而准备的参考资料,多溢美之词。

也有写逸事为主的,例如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

3.以上两种都有一定官方属性,除此还有文士作传,一般写普通人的事迹,写法灵活多样,内容有所侧重

除此而外,还有自述生平,兼写怀抱或抒发感慨的自传,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传奇小说,如《莺莺传》(《西厢记》的原型故事)、《霍小玉传》,《李娃传》等,亦可归入传状一类。

三、杂记类体裁

1.杂记类包括范围很广,除传状、碑志外,凡是记事记物的文章均可归入此类。大体分台阁名胜记、山水游记、人事杂记等。

2.台阁名胜记是为修建亭台楼阁或是游览名胜古迹而写的文章。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可借题发挥,抒发个人思想感情、抱负、志趣和意愿。

3.山水游记主要是写登山临水的见闻观感,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例如有写竹、写水、写石、写鱼的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有写雪、写堤、写亭、写舟,风景如画、真切感人的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4.人事杂记是以记人叙事为内容的文章,例如写史可法抗清事迹的全祖望的《梅花岭记》,写家常小事的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四、序跋类体裁

序文常写在一部书或一篇文章的前面,题辞也是这样,跋则在后。

一般来说,序详而跋简。《史记》有《太史公自序》,《汉书》有《叙传》,《论衡》有《自纪》,都是序文性质的,并且放在书后。

到南北朝时,序文才放在前面。主要是说明作者身世、写作缘起、内容、体例等,让读者心中有“序”。(同学们只需要记住“序”在前面,“跋”在后面就好了)

五、赠序类体裁

《老子》曰“君子赠人以言”。赠序类是送别亲友而写的文章,即临别赠言。古代文人在饯别亲友的宴席上饮酒赋诗,诗成后请在场的人作序记其事,后来演变成两种情况:

一是虽无饯别宴席,却赠文表示惜别、祝愿、劝勉之情,例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一是虽然宴饮赋诗,但无饯别内容,也写序文,记聚会之盛,饮酒作诗之乐,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王勃的《滕王阁序》、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张承辉博客” 古代文体有哪些 文言文八大文体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291975

(0)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