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为什么恨大玉儿(皇太极为何不待见貌美的孝庄)

清朝300多年的历史中,有一位女性是如此与众不同,她心怀大义,虽有慈禧之权,却无慈禧之恶。面对一团乱麻的朝局,她悉心任事、保扶君王,让入关后一片混乱的满清迅速稳定下来。

她就是被雍正赞誉为“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的孝庄文皇后,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在她的努力下,康雍乾盛世被慢慢托举出了东方的地平线。

可就是如此贤惠美貌、地位尊崇的女子,在她去世后,却没有和自己的丈夫皇太极合葬,只是以太皇太后的身份葬入皇陵。

因此,后世民间便有了她和多尔衮,洪承畴等人的流言。甚至在不少人眼里,孝庄和多尔衮之间已经被赞誉为可歌可泣的旷世绝恋。

作为艳冠草原的塞上明珠,孝庄入宫后为何没有得到皇太极的宠爱?后者对其冷淡的根源又是什么?

孝庄文皇后

“天降贵人”布木布泰

公元1613年,科尔沁贵族博尔济吉特家迎来了一位新的贵女,她的父亲是贝勒宰桑-布和,姑姑是大名鼎鼎的草原美女哲哲。她从一出生就获得万千宠爱,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女。

布和也很喜欢这个小女儿,给她取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谁知道这个名字竟然一语成谶,这个小女儿就是如今家喻户晓的孝庄文皇后。

据民间传闻,年幼的布木布泰曾经在玩耍时遇到一位喇嘛,这位高僧在看到她之后惊为天人,断定她是天降贵女,以后必然贵不可及,还会成为皇后,荣宠一生。

孝庄出生后第二年,她的姑姑哲哲就嫁给了努尔哈赤第八子,也就是后来的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和汉族王朝讲究立长立嫡不同,满族在皇位传承上讲究的是人人有份,看皇帝更青睐谁。

剧照

虽然努尔哈赤心中更属意小儿子多铎,但当时皇太极权倾朝野,科尔沁部落更看好他成为女真首领。为了巩固和皇太极之间的联盟关系,天命十年(1625年),布和将自己的爱女布木布泰也嫁给了皇太极做侧福晋。

对于当时只有13岁的孝庄而言,她本人肯定是抱着一点对爱情的期待嫁入王府的。但是此时皇太极已经33岁,他的想法更加现实,之所以会娶布木布泰只是为了满蒙联姻,实现利益的交换。

事实证明,科尔沁的投资没有错,孝庄嫁入王府仅仅一年后,皇太极就在激烈的储位厮杀中成功登顶,力压众贝勒。他继承汗位后改年号为天聪,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

这个时候的皇太极对孝庄还是比较宠爱的,一方面后者母族实力强大,是他的重要盟友;另一方面,皇太极本人是比较迷信的,布木布泰这个名字的寓意极好。孝庄嫁进门后,仅仅一年他就登上了汗位,仿佛冥冥之中确实有神明庇佑。

说穿了,皇太极从始至终都没有喜欢过孝庄,他只在意她高贵的出身和尊崇的传闻。正值妙龄的布木布泰姿容胜雪、姣如明月,为何偏偏入不了皇太极的眼呢?

皇太极

性格强势的孝庄

会有这样的结果其实很正常,皇太极当时是姑侄同娶,对只有13岁的小萝莉兴趣缺缺。

几年后,孝庄逐渐成熟,但她的性格又被皇太极介怀。当时主流认可的女子多为温文尔雅、知情识趣的解语花,在这一点上孝庄的姑姑哲哲就是很好的表率。

而孝庄出身草原大族,性子里带着一点游牧民族的自由直率;与此同时,她又是在家族宠爱之下长大的,性格并不算温柔谦谨,甚至有些强势,这点从她后来镇压百官,威服朝堂就能看出来。

当然了,性格强势从来不是女子的问题,这样性格的妃嫔也有不少宠冠后宫的。比如,性格刚毅、杀伐果断的武媚娘就是唐高宗的最爱;能谋善断、很有掌控欲的刘娥也深深地俘获了宋真宗。

剧照

只可惜孝庄遇到的是同样性格强势、不喜人干扰的皇太极,性格太相似的人总是难成爱侣的。后者是个推崇英雄主义的帝王,他向往的是温香软玉抱满怀,而不是咄咄逼人的女诸葛。

大英雄往往喜欢柔情似水的女子,他们非常享受后者崇拜的目光和甜蜜的撒娇。对皇太极来说,心爱女子的依赖和仰仗是最需要的,而这些是聪慧、坚强的孝庄完全没法给的。

这一点从孝庄的册封品级就能看出来,为了让后宫更加井然有序,皇太极把妃嫔的地位进行了严格排序,分别是清宁宫皇后、关雎宫宸妃、麟趾宫贵妃、衍庆宫淑妃和永福宫庄妃。

背景强大,还有姑姑支持的孝庄被排在了四妃之末的庄妃,足见她当时尴尬的处境。

在意识到布木布泰无法获得皇太极心意后,科尔沁草原当机立断,把孝庄的亲姐姐——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嫁给了皇太极。她和孝庄不同,不仅性格和顺,而且还有成熟女子的天然风韵。而这位才是皇太极的真命天女。

海兰珠

皇太极的真正爱妃

海兰珠的入府标志着皇太极对孝庄不多的那点心意也随之消散,在此之后他几乎把所有的真情都给了前者。

民间传说海兰珠在入宫之前就已经嫁做人妇,虽然没有历史记载,但可能性很大。海兰珠虽然只比孝庄大四岁,但是入宫极晚,直到26岁的时候才与皇太极成婚。那个年代,女子不可能等到这个岁数才与人成婚。

虽然在身份上有诸多掣肘,但是凭借惊人的美貌和温柔如水的性格,海兰珠很快就成为皇太极的独宠。虽然还不至于“从此君王不早朝”,但也确实是“三千宠爱在一人”了。

皇太极大封后宫的时候,刚入宫仅一年多的海兰珠就被册封为关雎宫宸妃,地位仅次于她的姑姑——皇后哲哲。

历代嫔妃中,宸妃海兰珠所获的偏爱是可以和万贵妃、董鄂妃这些宠妃相抗衡的。

海兰珠(剧照)

崇德二年(明崇祯七年,1637年)七月,宸妃诞下皇子。皇太极喜不自胜,不仅在后宫大肆庆祝,还招谕群臣要大赦天下。

在此之前,皇太极一直对继承人之选含糊其辞,避而不谈。但是宸妃生育后,立马通过大赦来暗示,大臣们顿时明白第八子是皇太极属意的太子人选。

可惜的是,宸妃在生育的时候,年龄已经不小,加上自身的体质较弱,皇太极还没来得及命名,孩子就去世了。

受此打击,海兰珠一直郁郁寡欢,三年之后不幸去世,当时她还只有33岁。在宸妃弥留之际,尚在前线打仗的皇太极闻听噩耗惊惧不已,八百里加急赶回皇宫,却没有见到厮人最后一面。

皇太极(剧照)

和为爱发疯的乾隆一样,在海兰珠薨逝后,皇太极的情绪也一度崩溃,不仅暂停了所有的宴会庆祝,还下令所有人和他一起守丧。

据史料记载,因为在海兰珠的丧期内不从禁令私自作乐,皇太极处罚了数十人,包括位高权重的郡王阿达礼和辅国公扎哈纳。

海兰珠入宫后,孝庄的恩宠肉眼可见的下降,好在得宠之人是她的亲族,总能帮后者分得一点皇太极的关注。

1643年,她生下了皇九子,也就是后来的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从这一刻开始,属于布木布泰的少女时光彻底远去,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爱新觉罗·福临

孝庄诸多传言是否为真

后世有关孝庄的传言很多,比如她曾经对洪承畴使用美人计,她和多尔衮的不伦叔嫂恋以及她并没有和皇太极合葬。

前两个传言都是没有任何历史资料为依据的,基本上是民间传说和野史记载。不过第三个传言倒是确有其事,因此有人推断孝庄存在失德行为,来佐证前两个传言的真实性。

孝庄没有和皇太极合葬是很正常的,虽然她最终获得了皇后之位,但其实是孙子康熙加封的。皇太极有正妻,也就是孝端文皇后,严格依照律法的话,本来就是只有哲哲和皇太极合葬。

其次,孝庄也并不是皇太极最喜欢的人。按清朝惯例,非正宫皇后,如果要与皇帝合葬,需皇帝下诏认可,那必然是宠妃才有此待遇,而皇太极并没有留下类似旨意。

多尔衮

皇太极一生都没有爱过孝庄,但后者并不愿违逆他的心意,因此特意留下了遗诏,对康熙言称:“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安放已久,卑不动尊。”而康熙也尊重了孝庄的选择。

因此,孝庄独葬太后陵,并不能证明她存在失德行为。至于前两个传言,和洪承畴的事可信度是很低的。

即便当时孝庄并不是皇太极的宠妃,但要行美人计的话,也实在没必要从内宫里选择。而且孝庄并非温柔佳人,即便用美人计她也不合适。

洪承畴最终会倒向大清,只是出于利益的考量。他意识到大明已经无力回天,后金实力强大。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只要满清一统天下,他的身后名就不会太差。

至于所谓的“太后下嫁”,至今依然是史学界的谜团。因为没有直观的史料来辨别真伪,所以双方无法说服彼此。

孝庄文皇后

认为确有其事的学者可以拿出很多证据,比如朝鲜的史料、清初文人的手稿,以及“皇父摄政王”这个无可置疑的称号。

而认为这个传言是无稽之谈的学者也不少,他们认为所谓的朝鲜史料和文人随笔都是对清朝的“诋毁”和“讽刺”,其政治目的性要远远大于真实性。

但无论如何争吵,两方都承认,皇太极还活着的时候,孝庄和多尔衮之间是绝对没有半分联系的。

结语

虽然在情路上坎坎坷坷,但是一生灿烂的孝庄绝对活的荡气回肠,她侍三帝、扶二主、安后宫、定乾坤,是历代少见的贤后。没有她就没有入关后强盛稳定的大清,也没有康乾盛世的大好开局。

以当时的观念来看,孝庄和皇太极在感情上都没有错,性格的不合让二人渐行渐远,无法回头。这段感情的开始本就是利益交换的政治联姻,能做到互相尊重就已经不负彼此。

换一种角度看,这对孝庄何尝不是一种幸运,都说:“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在这几个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用情极深的皇太极和海兰珠都壮年而逝,留下痴情憾事。

反而孝庄一生康健,不必为爱伤神,才能活到75岁高龄,不留遗憾而去。或许正应了那句流行语——“智者不入爱河,寡王一路硕博!”

“张承辉博客” 皇太极为什么恨大玉儿(皇太极为何不待见貌美的孝庄)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291926

(0)
上一篇 25分钟前
下一篇 25分钟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