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之死历史真相是什么(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

千百年来,本能总是驱使人类去接近美好的事物,美人,英雄,江山,爱情,我们用华丽堆砌的辞藻定格美丽,用口耳相传的故事传颂美好,而美丽的事物总有残缺,纵使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也终有美人迟暮,英雄末路;纵使帝后一心,伉俪情深,也终究比不过江山大业,千古留名。

于是,美艳堪比牡丹花的杨贵妃,在“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与唐明皇许下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海誓山盟,却又在短短几年后被缢死于马嵬坡,而白居易那首流传千古的《长恨歌》,也成了她与唐玄宗这段悲怆爱情的遮羞布,掩盖住的是一个女人为整个朝代赴难的悲歌。

一、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公元719年(开元七年),农历六月初一,盛夏的蜀州蝉燥不已,一户高门大院中,有产婆进进出出忙碌着,很显然,这家的女主人正在生产——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哭声,一个在日后让唐明皇专宠十五年,而又让帝王悔恨终生的女人,出生了。

纵使她在后来如何的惊艳世人乃至于位列四大美女之一,此时此刻,她也不过是一个刚出生的没有长开的女婴,有着并不纤细的胳膊和皱成一团的眉眼。

她叫杨玉环,宦门世家的千金,叔父都曾任地方高官,杨玉环并非出生在长安,她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有关杨玉环童年的记载少之又少,后世对童年的杨玉环的了解全凭猜测——和古代所有养在深闺的富贵小姐一样,她衣食无忧,并且受过良好的教育。

开元十七年,父亲杨玄琰去世,十岁左右的杨玉环便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爱女咸宜公主在洛阳举办婚宴,杨玉环作为世家女,也应邀参加,宴会上,杨玉环“天生丽质难自弃”,风姿绰约,虽年岁尚小却难掩姿色,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回到家后茶饭不思,念念不忘,一心想把杨玉环娶进门。

寿王李瑁何许人也?咸宜公主之胞弟,唐玄宗第十八子,他的生母是在当时位同皇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武惠妃。

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唐玄宗于同年下诏,将杨玉环立为寿王妃,时年杨氏16岁,李瑁与她年纪相仿,婚后夫妻生活恩爱非常,李瑁十分宠爱自己貌美的妻子,对她百依百顺,还专门请来著名的乐工教习杨玉环乐舞,而杨玉环不仅善歌舞,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她的卓越风姿不仅赢得丈夫的万般恩宠,也深得公公唐明皇李隆基和婆婆武惠妃的喜爱。

李隆基时常赞叹杨玉环的多才多艺,而武惠妃则经常将杨玉环召入宫中陪伴她,赏赐给她大把的金银珠宝,当时的武惠妃虽没有皇后之位,却掌六宫事宜,有中宫之实,虽然皇储斗争波云诡谲,但在武惠妃的庇佑下,杨玉环和寿王远离朝堂之争,独享安逸闲适的家庭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这样美满的日子仅仅过了四年,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暴毙,年仅38岁。

唐明皇李隆基是深情的,在他多情旖旎的一生中,让他情根深种的女人不多,王皇后和武惠妃算其中两位——自王皇后色衰后,武惠妃得唐玄宗专宠几十年,如今突然香消玉殒,唐玄宗一时之间郁郁寡欢,后宫佳丽三千,竟无一人能引得皇帝开心。高力士为讨李隆基欢心,进言到: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

现在对杨贵妃的印象都是“胖美人”,据野史考证,她换算成现代人的身高体重大概是1.65米,138斤左右,在唐代以胖为美,讲求的是女子的珠圆玉润和富贵面相,也就是“胖的可爱且匀称”,杨玉环身姿优雅,体态绰约,正像是一朵恣意盛放的牡丹花。

杨玉环被册立为王妃之时,唐玄宗曾以父皇的身份接受叩拜,当时便赞杨玉环“含章秀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李隆基喜爱音律,而杨玉环恰好擅乐舞,唐玄宗回想起与杨玉环仅有的几次见面,她的姿态风度都与逝去的武惠妃是如此相似。

昔日武惠妃伴驾,唐玄宗无心他顾,如今武惠妃已死,唐玄宗的心仿佛被杨玉环紧紧地揪住了,那颗枯槁的心似乎一下子就复活了,当下便将杨玉环召入宫中,滑稽又荒唐的“父夺子妻”,便堂而皇之地上演了。

虽然已经将杨玉环接入宫中,但她此时还顶着寿王妃的身份,为了不落人口实,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唐玄宗下诏,以为他的生母窦太后祈福为名,让杨玉环出家,为太后祈福五年,道号“太真”,五年后的天宝四年(745年),唐玄宗又将韦昭训第三女嫁给寿王李瑁,随后将杨玉环以“太真娘子”的名义迎回宫中,册立为贵妃。

由此,寿王妃杨玉环摇身一变成了杨贵妃,开始了她长达十五年的专宠生涯,杨贵妃的父兄也因此飞黄腾达,她的三位姐姐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

一个朝代的衰落从来不会是一朝一夕,每一个小小的事件都像是不起眼的蚁穴,在无声无息之间侵吞着看似繁盛的王朝,纵有“开元盛世”的强大繁荣,也无法抵挡唐朝的倾颓,安史之乱已经悄悄埋下了罪恶的种子,并在日后逐渐壮大,最终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点。

然而此刻,温香软玉让唐明皇沉浸在温柔乡里,不愿醒来。

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新唐书》记载杨贵妃“善歌舞,通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而对音乐颇有造诣的玄宗将杨贵妃引为知音,每当贵妃舞《霓裳羽衣曲》,玄宗便会在一旁散发击鼓,此时的帝王像极了年轻娇羞的儿郎,为心爱的女子歌舞助兴,与其说他们是皇帝与妃子,倒不如说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又像是也会拌嘴吵架的老夫老妻。

杨贵妃曾有两次被遣回娘家,多是因为忤逆玄宗,但每当她被送回去,唐玄宗便有一种心被抽走的无力感和空虚感,茶饭不思,只得又将贵妃接回——寻常妃子触怒圣上,只能在宫中处治,或是斩首或是打入冷宫。

然而唐玄宗和杨贵妃却开了后妃回娘家的先河,他们就像是寻常夫妻那般,也会斗嘴,也会迁就,在玄宗早已年老的外表下是一颗滚烫热烈的心,他和杨贵妃食则同席、寝则同榻。

白居易《长恨歌》有言:“三千宠爱在一身”,确实不假。

“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唐玄宗对待杨贵妃,不似寻常帝王将妃子看作玩物,玩腻了就丢弃,《杨太真外传》记载:玄宗无意间看到宫中的一棵橘树上有两个柑橘长在一起,便急忙召来贵妃对她说:“看这果实似乎明了我的心意,暗喻我两就像这果实一样心心相印难以分开呢。”

帝王与妃子一起赏玩,同坐一席,共尝“合欢实”,坐拥天下掌人生死的帝王,此时此刻就像一个普通的男孩子向心爱的女孩分享一切所见所想,令人动容。

杜牧的《过华清宫》也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以此彰显杨贵妃所得宠爱和奢靡之盛。杨贵妃喜食荔枝,唐明皇便不惜耗费巨额人力财力,将荔枝从遥远的蜀地一路运送至长安,不知为此跑死了多少匹骏马。

杨贵妃所得盛宠,从如云的浩瀚诗篇中便可寻得端倪,这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因为主角的特殊性而更显得缠绵悱恻。

白居易《长恨歌》有诗云:“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夜色阑珊,星河璀璨,月明如水,正是天宝十年的七月初七。

此时的杨贵妃已经32岁,她早已过了如花似玉的最好年华,却更有一番成熟女人的特殊魅力。

她在宫中行走自如,虽然尚未立后,宫中人却都要称她一声“娘子”,位同皇后,“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她的美貌总会在年华流逝中褪色,不知道那时,万千宠爱还会不会独属于她一人。

尽管独得恩宠,贵妃心里却也有顾虑。

不知道什么时候,玄宗悄悄立于她身侧,两人并肩而立,一起望着天上的牛郎织女,感念牛郎织女重逢,悲欢交集,良久,唐明皇握紧了杨贵妃的手:“我们必得要生生世世为夫妻。”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山盟海誓在此时此刻显得尤其浪漫且珍贵,两人相拥而泣,一时无语,或许历史也在此时此刻悄然停滞了片刻,不忍向前,不忍打破他们对于爱情的全部唤醒,不忍去谱写一曲悲歌。

三、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美好的事物总有残缺。

天宝十四年,以安禄山史思明为首的一场内战爆发,史称:安史之乱。

虽说安史之乱的成因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但是唐玄宗声色犬马,不务朝政,任用奸臣,杨家一家独大,挥霍无度,杨氏兄妹权欲熏心,奸相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杨国忠“不顾天下成败”徇私枉法,如此种种加剧了社会矛盾。

浩浩荡荡的安史大军一路势如破竹,于次年兵临长安,长安失陷。

唐玄宗携杨贵妃一路奔逃,途经马嵬坡时,以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们军心大乱,他们认为安史之乱全由杨家祸起,要求处死杨国忠和杨贵妃,在哗变之中,杨国忠被乱刀砍死,然而军士们并不满足,又要唐玄宗赐死杨贵妃,否则便不再前行。

杨国忠其罪当诛,然贵妃无罪,奈何自古红颜祸水,盛世时,红颜是王朝的门面,衰败时,红颜就成了替罪的羔羊,褒姒如是,妲己如是,杨贵妃亦如是。

前有安史追兵紧逼,后有随行禁军威胁,在军士们的层层包围之下,李隆基含泪望向曾经深爱的妃子,此时此刻,帝王的心中也有着万般无奈,万般不舍,可他又能如何呢?如今连自己的性命都难保,大难当前,除了赐死杨贵妃再无他法。

曾经生生世世为夫妻的誓言犹言在耳,贵妃长叹一声:“算来无计解军哗,残生甘愿罢。”

罢了罢了,是为情殉身,更是为国赴难,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自缢于佛堂的梨树下,时年三十八岁。

曾拥有让花朵都为之羞愧的美好面容的女子,终究是死在了花树下。

坊间传闻杨贵妃在马嵬坡只是假死,后来秘密东渡日本;甚至有人编出绘声绘色的《九尾狐传》,说一只九尾妖狐曾先后变身妲己和杨贵妃,后来又逃窜到日本化身玉藻前,其实杨贵妃的死,在正史中就有清晰明确的记载,她确实死在了安史之乱中,至于究竟是魂断马嵬坡还是死在乱军之中,尚存争议。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玄宗回到了宫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他曾遍寻杨玉环尸体,却只得到“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的回复。

那只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曾经让贵妃伴香而舞,不知如今是否能将她一缕香魂收留其中?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虽令人唏嘘,却又令人扼腕叹息——杨贵妃是无辜的,美貌是她的利器,也是她的毒药,他们的爱情故事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唐明皇是无奈的,身为一国之君,却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究其根本,还是他耽于酒色,声色犬马,最终酿出这一场叛乱,葬送了爱妃的性命,也成就了这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张承辉博客” 杨贵妃之死历史真相是什么(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189781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2日 上午12:48
下一篇 2022年6月22日 上午12:49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