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有哪些?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通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一起来看看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欢迎查阅!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口算乘法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在脑中列竖式计算。

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3)在脑中列竖式计算。

3、一个数与10相乘的口算方法:

一位数与10相乘,就是把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

小技巧: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

笔算乘法

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注意事项

1.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2、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3、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几个特殊数:

25×4=100,125×8=1000

4、相关公式:

因数×因数=积

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位除起,如果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增:第二单元课外知识拓展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

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

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

7、和差问题

(两数和—两数差)÷2=较小的数

(两数和+两数差)÷2=较大的数

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解析:如果给甲数加上“乙数比甲数多的部分(两数差)”(虚线部分),则由图知,甲数+两数差=乙数。如是:甲数+两数差+乙数=甲数+乙数+两数差=两数和+两数差

又有:甲数+两数差+乙数=乙数+乙数=乙数×2

知道:两数和+两数差=乙数×2

(两数和+两数差)÷2=乙数

解:假设乙数是较大的数。乙:(37+19)÷2=28甲:28-19=9

8、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

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

9、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8=6……(),求被除数是,最小是。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应是7,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应是6×8+7=55,最小应是6×8+1=49。

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

彩灯一组为: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

③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

38÷4=9(条)……2(人)

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9+1=10条。

答:一共要10条船。

例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3=5(件)……2(米)

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

答:能做5件成人衣服。

如何学好小学三年级数学

现实生活中,我们观察到有人学习数学学的很快,有人却学得既慢又辛苦,原因何在?关键是有没有获得数学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就是怎样学习的能力,就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概括化了的经验.学习能力是人的能力的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者认为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能力包括逻辑运算能力,空间方位感知能力,熟练的口算估算能力以及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小学三年级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他们学习的知识内容广泛了,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必须扎扎实实的掌握,同时还要拓展孩子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习方面的改变还表现在课程内容增加了,思维空间更丰富了。也就是说这个年级的学习已经不同于一、二年级的那种单纯的接受性知识,更多的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应对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开始阶段也是一个重点阶段,这一转变尤其在数学学习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因此作者就在小学三年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培养数学学习能力的前提。

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数学学习中,学习兴趣更凸显出了其重要性。我们常常发现如果现实中我们对哪门课程有兴趣,那我们就会投入极大的热情,锲而不舍地想要钻研它,有强烈获得这种能力的愿望。对于孩子,三年级的学生,更容易看到他们对某一种东西产生兴趣的那种极大热情,所以要抓住这一点,把兴趣成为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能力的导火线。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喜欢听到学生这样说,我最喜欢数学了,数学很好玩。学生说这句话的时候,说明已经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的他的数学学习能力也在潜移默化地培养。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位置与方向》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让学生站成四个方向,其中一个学生站中间,蒙住眼睛转一圈,然后让他来说说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学生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就连平时算术能力很差的学生也参与了,而且也熟练掌握了,这一课我是成功的,因为在学生的兴趣中教学会让教师身心愉快,而且同时也教会了他们一种数学能力——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二、 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最终目的是要能运用数学,而这种思想要让学生从小就要懂得,而且从小就要学会应用,这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出示一些物体,水,苹果,蛋糕,让学生来分一分,学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会自然而然地运用数学思想——平均分,当分到蛋糕的时候,学生会说分成两半,那么这个一半,怎么用数字表示呢?从而引出课题,学生会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产生的数学问题,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探究的愿望。

三、 正确地掌握学习方法,是获得学习能力的关键。

当前学生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所以他们学起来很吃力,当学习方法运用自如的时候,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学习能力,所以,关键还是要让学生在小学三年级就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任何题型都有特定的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会让学生做到以下几步;

(1)读题,理解题意,找出已知和未知。

(2)画图,小学生需要画图,是因为他们的学习还是以直观为主,所以画图对他们理解题意会有很大的帮助。

(3)列出数量关系。(以口头分析数学量关系为主,说出每一步求什么)

这是基本的学习方法,但又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的形成。

三年级不仅语文要预习,数学也要注重预习。学会数学的预习方法,也会对培养学习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培养自学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去预习。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得学习能力的途径。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在一年级教学中,就应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方面,学习习惯大致包括:(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3)规范地写,准确地算;(4)及时检查,调节思路。例如,学生在学习三年级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错误率很高,这就要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发散到以后的学习中,都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随时调整,不断完善。为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经常提示学生自我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这样做对吗?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呢?哪一种方法最好?以后逐步让学生形成自我监控的意识,提高元认知能力。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做到经常训练学生的口算以及估算,提高正确率。有意识地让学生养成这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所有这些学习习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融会贯通地加以培养。

小学三年级是个关键期是一个转变期,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数学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教师要以美的感受,以极大的热情引领学习进入数学之门,让学生产生兴趣,真正想要掌握数学的学习能力。

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的那句话: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势在必行!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张承辉博客”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160040

(0)
上一篇 2022年6月18日 上午2:17
下一篇 2022年6月18日 上午2:17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