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的古诗

1.相见欢(古诗)

相见欢(作者: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作者:李 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作者:纳兰容若)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相见欢 (作者: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相见欢 (作者:庄棫 )

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

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作者:纳兰性德)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 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作者:纳兰性德)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相见欢(作者:冯延巳 )

晓窗梦到昭华,阿琼家。欹枕残妆一朵,卧枝花。

情极处, 却无语,玉钗斜。翠阁银屏回首,已天涯。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2.相见欢(古诗)

相见欢(作者: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作者:李 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作者:纳兰容若)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相见欢 (作者: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相见欢 (作者:庄棫 ) 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

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作者:纳兰性德)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 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作者:纳兰性德)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相见欢(作者:冯延巳 ) 晓窗梦到昭华,阿琼家。欹枕残妆一朵,卧枝花。

情极处, 却无语,玉钗斜。翠阁银屏回首,已天涯。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3.求《相见欢》的诗词及鉴赏

李煜《相见欢》 【年代】:五代十国 南唐 【作者】:后主 李煜 相见欢·秋闺 本调昉于唐,正名﹝相见欢﹞,南唐后主作此调时已在归宋之后。

故宫禾黍,感事怀人,诚有不堪回首之悲,因此又名﹝忆真妃﹞。又因为此调中有「上西楼」、「秋月」之句,故又名﹝上西楼﹞、﹝西楼子﹞、﹝秋夜月﹞。

宋人则又名之为﹝乌夜啼﹞。《词苑丛谈》云:「南唐李后主乌夜啼词最为凄惋,词曰:『无言独上西楼』云云。

」顾﹝锦堂春﹞亦名﹝乌夜啼﹞;且﹝秋夜月﹞亦另有八十二字正调,此所应细辨者也。又有一名曰﹝月上瓜洲﹞。

本调三十六字。凡两用韵,前半皆用平韵。

第一句六字,一、三字平仄可不拘。第二句与”捣链子”第二句同。

第三句为九字句,于第四字略断作豆,但也有于第六字断句者。(万氏《词律》)此等九字句尽可先成七言一句,而后再寻两字冠之。

后主此词正用此法。后半起二句换仄韵最宜注意。

万氏《词律》云:「断乱二字,是换仄韵,各谱具失注,是使学者失去二韵,其误甚矣。」第三句仍协平韵,与前半第二句同。

末句亦为九字句,句法与前半末句无异。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翻译: 版本1 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仰视天空,缺月如钩。

俯视庭院,寂寞的梧桐树凄惨的秋色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 剪也剪不断,理它却还乱的是离别之愁。

此时此刻,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版本2 静静的西阁。

在月光下捡拾忧愁的往事。我们相对无言。

端一樽酒,让我们今夜长醉。 月,挂在楼上。

钩起一匹青纱。 院中只有梧桐。

秋风扫落叶。哗然无声。

深门内宅中的秋,清,寂。独坐秋中自衔觞,落叶卷袭漫天黄。

纷纷扰扰的离愁,包裹在心头。剔不去,躲不开。

装愁绪的箱箧,却依然空。 相见欢,分离愁。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既不忍别离,又何必相逢。

人生世事,聚聚散散,只是自寻苦恼罢了。 别离既然愁苦,何相逢。

无奈人生世事皆忙愁。风凄兮,雨阴兮,月寂兮。

悲欢离合依然绕心头. 赏析: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

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

“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

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

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三句,采用倒装的手法,来突出离愁别恨是那样的深重,无法忘却,心里越想越乱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种滋味难于言表,让读者读来大有言未尽意无穷之感。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

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全篇如诉如叹,凄婉动人,明白如话,句句精彩。

相见欢 ① 林花谢了春红,②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③ 留人醉(相留醉), 几时重,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下面是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谢:凋谢。 ②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

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④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翻译1: 春日喧嚣,林中的花,开的开,败的败,盛的盛,调的调。地上已是湿红。

脱去了春色的花,如此苍白无力。一瓣花,衔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奇韵,化为香尘。

只恨今宵短啊! 轻轻的雨,凌空而降,飘飞零丁。叶上的雨水,滴落一句句诗行,润湿了踏青姑娘的羽衣。

夜来风雨。风,有色。

花,无色。风中的花,翻动生命的琴弦,奏出最后凄美的狂响。

泣血的泪,涌动。姑娘的胭脂,落去了几痕。

泪,香。谁说。

4.相见欢的诗词

1、全文如下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2、注释

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

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3、出处:《相见欢》为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

4、创作背景

这首词当作于公元975年(北宋太祖开宝八年)李煜被俘之后。南唐灭亡,李煜被俘北上,留居汴京(今河南开封)二年多。待罪被囚的生活使他感到极大的痛苦。他给金陵(今江苏南京)旧宫人的信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王铚《默记》卷下)。此词即写于作者身为阶下囚时期。

5.相见欢古诗注音(全部哦)

现代汉语拼音注音:

《xiàng jiàn huān ·wú yán dú shàng xī lóu 》wǔ dài :lǐ yù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五代:李煜

wú yán dú shàng xī lóu ,yuè rú gōu 。jì mò wú tóng shēn yuàn suǒ qīng qiū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jiǎn bú duàn ,lǐ hái luàn ,shì lí chóu 。bié shì yī bān zī wèi zài xīn tóu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释义:

孤独的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残月如钩。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扩展资料: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被囚禁待罪于汴京。李煜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

这首词写离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本来离愁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情,而且在不同的人那里,离愁的伤害也不相同,对于敏感的李煜来说离愁的伤害更深更重也更难把它消除掉。

但是李煜是一位高明的词家,把离愁比作可以剪、可以理的丝,再乱的丝、再难理的丝都可以剪,都可以理,但是自己的愁思,却不能理也不能剪。

由于李煜这个比喻,是用了一个很具体、可以想象到感受到的一个比喻,将那个摸不着看不见的离愁写的那么真切,那么感人,这个比喻又十分的贴切,所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三句就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此外,运用声韵变化,做到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

“张承辉博客” 相见欢的古诗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149350

(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