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韵

1.古诗都用什么韵

十八韵是:

一麻,新华字典里的韵母 a、ua、ia 同属一个韵部。

二波,韵母 o、uo。

三歌,韵母 e。

四皆,韵母 ie、ue。

五支,韵母 i (属 zh、ch、sh、z、c、s 声母,与七齐有别)。

六儿,韵母 er。

七齐,韵母 i (属声母 b、p、m、f、d、t、n、l、j、q、x、y,有别于五支)。

八微,韵母 ei、ui。

九开,韵母 ai、uai。

十姑,韵母 u。

十一鱼,韵母 v。

十二侯,韵母 ou、iu。

十三豪,韵母 ao。

十四寒,韵母 an、ian、uan。

十五痕,韵母 en、in、un、vn。

十六唐,韵母 ang、uang、iang。

十七庚,韵母 eng、ing。

十八东,韵母 ong、iong。

十三辙即十三个通押韵部,分别是:

一发花,十八韵的一麻。

二梭波,十八韵的二波三歌。

三乜斜,十八韵的四皆。

四衣欺,十八韵的五支、六儿、七齐。

五灰堆,十八韵的八微。

六怀来,十八韵的九开。

七姑苏,十八韵的十姑。

八衣欺,十八韵的十一鱼。

九由求,十八韵的十二侯。

十遥条,十八韵的十三豪。

十一言前,十八韵的十四寒。

十二人臣,十八韵的十五痕。

十三汪洋,十八韵的十六唐。

十四中东,十八韵的十七庚和十八东。

因为十三辙的七姑苏和八衣欺对应十八韵的十姑十一鱼通韵,合并就是十三辙。

2.诗词的韵是什么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诗词中的韵,大致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

一个汉字如果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一般都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例如,“中”字,拼成zhōng,其中zh是声母,ong是韵母,声调是阴平。

再如,“弓”gōng,虫chóng等字,它们的韵母都是ong。这些字叫同韵字。

凡同韵字都可以押韵。押韵就是把同韵字放在同一位置,一般是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字。

如: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xī), 水面初平云脚低(dī)。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ní)。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tí)。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dī)。

这首诗里的“西”、“低”、“泥”、“蹄”和“堤”字押韵,韵母都是i。 如果把韵母再细分的话,可以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

如雄xióng,i是韵头。o是韵腹,ng是韵尾。

弓gōng,虫chóng等字没有韵头,只有韵腹和韵尾,“雄”字跟这些字的韵母不同,但是,它们的韵腹和韵尾相同,都是ong。韵腹、韵尾相同,韵头不同的字也是同韵字,仍然可以押韵。

例如: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qiū)。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liú)。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zhōu)。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liú)。

这首诗里的“秋”、“流”、“舟”和“留”字押韵,它们的韵母分别是iu、iu、ou、iu,韵母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同样是和谐的。 押韵的目的是要声韵和谐。

但是有许多诗,我们今天读起来却不和谐了,这是因为古今语音发生了变化。如: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huā), 乌衣巷口夕阳斜(xíe)。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jiā)。 xíe跟huā、jiā不是同韵字,但是在唐代“斜”字读siá,当时是和谐的。

再如: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qī)。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ér)。

这首诗里,“期”和“儿”都是押韵的;但是按今天普通话去读,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韵了。如果按照上海话的读音念“儿”这个字,念像ní音(接近古音),那就和谐了。

古人押韵需要依照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一致,依照韵书押韵,比较合理;宋代以后,语音发生了变化,依照韵书押韵就不合理了。

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就不一定要按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我们读古诗的时候,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

3.诗词有哪些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

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

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

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

例如“公”字拼成gōng,其中g是声母,ōng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

我们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粑尢Γ?tái),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护田将绿喏, 两山排闼送青来(lái)。

这里“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喏”(绕)字不押韵,因为“喏”字拼起来是rào,它的韵母是a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

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在拼音中,a、e、o的前面可能还有i,u、ü,如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这种i,u,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

例如: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má), 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

“麻”、“家”、“瓜”的韵母是,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

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但是,为甚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

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例如: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深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siá(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

又如: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qī)。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ér)。

在这首诗里,“期”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普通话去读,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韵了。如果按照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像n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谐和了。

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

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是;依照韵书押韵,也是比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

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

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 四 声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

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

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

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

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

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这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

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

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

“张承辉博客” 古诗的韵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148550

(0)
上一篇 2022年6月10日 上午9:14
下一篇 2022年6月10日 上午9:14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