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作文5篇

读后感是指你读完一本书之后,所得到的独属于你的感悟,我们读的书是别人的,但是所得到的感悟永远只属于自己。并且这读后感还能在以后的人生上帮助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作文1

看《亲爱的安德烈》后我感触良深。

这本书是龙应台与她的18岁儿子安德烈三年来互相通信的36封家书合编而成,他们年龄,文化有着很大差距,但他们都在做着努力,以了解对方的世界和心灵,就这样,龙应台认识了人生中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我的母亲,书中母子通信涉及的资料很广:道德伦理、文化差异、普世价值、国际政治等,可是更令我感兴趣的是东西方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与孩子的自立本事。

文中的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有他所向往的青春生活,他喜欢喝酒,喜欢与朋友开派对;爱好足球,足球是他的“第二职业”;热爱旅行,满世界游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不走正道”的孩子,但实际上他不仅仅爱玩,并且懂玩,他们能有比我们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能够更多的时间去创造、去发现。当然,我们也并不是没有思考的空间,我们依然有自我的空间来思考自我感兴趣的事情,但我想,多些这样的时间,是否能让思维更开阔呢?

东西方人的孩子自立本事则更不相同,安德烈曾对他的母亲说:“你到今日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而龙应台却认为他依然是“小男孩安安。”事实上,安德烈已经是18岁的成年人了,他已经有了自我的想法,有了自我的社会观和价值观,文采与“大文豪“母亲能够一较高下,但反眼看看身边的18的大哥哥,去大学报名还依然要靠父母办这办那。归根究底,还是父母一向将子女当孩子看待,我想如果父母能将子女多放手,孩子便会更有主见,更有自立本事,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其实不从其他角度,单单看这对母子这36封书信,便可看出一位母亲对儿子的爱。30年的代沟和文化差异的不一样,在我看来是十分难以交流的,但龙应台那份母爱,将远在德国的儿子拉回自我身边,她说:“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不难看出,她对自我的儿子倾注了多少爱,而儿子的回报,一个拥抱足矣。

母亲给予孩子关爱与呵护,儿子回报母亲以热情,他们都在试图进入对方的世界,给对方以遥远的慰藉,一次又一次的越洋对话,一封又一封的电子邮件,将母子的心连接起来。如何了解自我的母亲或子女?如何消除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壑?如何用爱来向亲人表达爱、获得爱,这36封书信,会给你最美丽、最动人的答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作文2

《亲爱的安德烈》是台湾作家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写的三十六封信!他们经过写信的方式,敞开心扉,了解彼此!

在很多时候,我们期望能够拥有自我的空间,不被束缚。其中有一段对话令我感同身受,“你好吗?”“好啊。”“学校如何?”“没问题”……

是的,这是一个儿子与母亲之间乏味的对话。我们长大了,总认为自我是个独立的“人”了!

可是,我们没有想过父母,他们很爱我们,很期望我们之间有更多的了解,并经过有效地沟通来增进彼此的感情,也期望走进我们的内心,能够更加了解我们。

正如龙应台所说:“我明白他爱我,可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能够不必了。”是啊,安德烈已经十八岁了,不再像个小孩子一样黏着妈妈了,他长大了,也变的独立了……

是的,在和青少年孩子的沟通问题上,天下的妈妈大概都是相同的。我的妈妈也不例外。上了初中,因为离家较远,所以我不得不住校。离开了温暖的家,不能每一天和父母朝夕相处,所以每一天晚上的电话成了我和妈妈的必修课。

开始的时候,我们也如龙应台和安德烈一样。“今日怎样样?”“挺好的。”“学校生活还适应吗?”“十分适应”……经过一段时间后,我意识到了这种对话的苍白无力。本来我与妈妈之间的沟通就是为了了解彼此,可是此刻这样的简短对话,既还原不了我们的真实生活,也供给不了任何我需要的帮忙,对我们来讲都毫无意义。犹如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有一次周末回家,在饭后的闲聊时间,恰巧妈妈和我谈及了相同的问题。原先,我们两个心里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妈妈因为捕捉不到我真实的生活信息,而感到无助和不安;我也因为逃避问题,而过于敷衍,流于套路,没有真实勇敢地表达自我。

经过这次谈话,我也认识到我在和妈妈的沟通中存在不少问题。我想:下次和妈妈电话沟通时,我会如实说明我在学校的真实情景,即便妈妈跟我谈些我不想说的事,我也会端正态度,耐心回答!妈妈也说以后要多看到我的努力和提高。经过这次谈话,我们改变了沟通的策略。妈妈每次打电话会更加关注我的感受,开场白变成了:“今日感觉怎样样?”这样的问话,让我感觉很简便,没有被逼迫,被随意评判。于是我更加愿意多向妈妈讲一些我在学校的生活状况。大多数时候妈妈只是默默倾听,偶尔有一些问题,妈妈也会供给一些自我的观点和角度。每当这个时候,妈妈虽然没有给我供给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是总会让我豁然开朗。我们的通话时间也比以往长了许多。妈妈也会把自我每一天的所见所闻,生活的高峰低谷告诉我,使得我的住校生活不再单调乏味。我们的对话资料不再苍白无力,逐渐变得充实起来。我们也开始真正走进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

在这个世界上,有哪一个父母会不爱孩子?我们在长大,他们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不再年轻。我们要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齐的时光,多与他们沟通交流!

就是这样,龙应台母子俩敞开心扉!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我的母亲!

我相信,经过这样的谈话,我和妈妈的沟通会越来越顺畅!妈妈也会重新认识她人生里第一个十三岁的我,我也会更加深入了解我的妈妈!这更会增进我们的感情和相互欣赏。因为爱就是沟通的理由!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作文3

原先一向想等到孩子18岁的时候再来读51岁的龙应台和18岁的大儿子安德烈写的36封家书,可是,我等不及了,这一年,我的女儿15岁。

哪个妈妈不是在孩子的青春期被撕扯的生无可恋?科胡特的“没有敌意的坚持,不含诱惑的深情”在这时全乱了方寸。为了迎接孩子的青春期,我考了心里咨询师,读了很多的心理学著作,也会去上家长课堂,可是,青春期来了,依然是一言不合、鸡飞狗跳。

我看到了龙应台的焦虑、紧张,感同身受。比如,看到安德烈信中所述“没错,青春岁月,我们的生活信条就是俗语所说的,‘性、药、摇滚乐’”,做妈妈的立刻发紧急电邮求证是现实描述还是抽象隐喻;看到安德烈描述导师怀疑他嗑药,她立刻在凌晨三点跟安德烈实时对话,要求儿子斩钉截铁地回答YesorNo,直到安德烈回答No,才安心。作家妈妈说的对,所有的妈都会这样,母亲对子女的爱是至死不渝的。青春期的孩子只顾自我挣脱家的羁绊,哪里有心思揣摩妈妈的紧张不安?他们认为“母爱绝对是kitsch”。

我看到了龙应台的克制和落寞,宛如亲历。看看她那几乎愤怒的克制语言,应对安德烈的独立宣言,那个温文儒雅的儿子说,“你到今日都没有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的时候,我们敬爱的龙教授说出了所有妈妈的心里话,“安德烈,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明白;可是,要那个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他妈的不容易啊。”,“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可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我猜想要等足足二十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逐渐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灭’,那时候,你才会回过头来深深注视”。“母亲想念成长中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样一下子,就看不见了”,以至于作家妈妈在《目送》中发出了这样

的感慨“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并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读到那里,哪个妈妈不是心有戚戚焉?

我看到了龙应台的睿智与豁达,久久叹服。“我明白他爱我,可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能够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可是我能够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于是,横亘在欧亚两洲间的沟通障碍打通了,经过三年的书信往来,我们看到了一个睿智的妈妈和一个日渐成熟的男人之间的坦诚陈言,“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期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终,还是‘自我’二字”。这是多么生动的课堂啊,有多少人能够做得到呢?应对中西文化差异,应对国际人的各种困惑,不一样的价值观,不一样的地域文化,不一样的成长背景,不一样的品味与选择,这样的沟通,太难得了!是的,“中年父母的挫折,可能多半来自于,他们正在成长的孩子不愿意把门打开,让他们进入自我的世界,而不是父母不愿意进入。”龙教授说到我们心里了。

同时我也看到了18岁到21岁的青年,了解了他们的思想、追求甚至是职责与压力。安德烈,有着优越的中西结合教育背景,接触很多国际同学,他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对事物也有自我独到的见解。“大学只管知识的灌输,可是不管人格的培养和思想的建立。”一句话切中了当前教育的软肋。我看到了他对香港人只重赚钱不关心民主、大学生游行缺席的忧心,“这样的香港,将来会怎样样呢?”可见他心中有大格局;他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都有“问题意识”;他为香港的媒体不维持一种高度的批判精神、不为民主做点努力而是把气力和钱都花在影星八卦上而感到遗憾;他对自我的剖析可谓是通透而锐,“我是一个日子过得太好的年轻人,狠狠打我几个耳光也不为过,可是至少,我清楚看见自我的生存状态,并且至少,我并不以我的生存状态为荣”。这是一个难得的没有被好日子宠坏的青年,他对妈妈的要求“问我,瞭我,可是不要‘判’我”,这不是所有青年的愿望么!他跟妈妈谈过去,也谈未来;谈音乐,也谈品味;谈世界观,也谈价值观;谈欧洲,也谈亚洲;谈旅行,也谈人际。他21岁的独立宣言,虽然对父母来说有点残忍,难道不是不无道理么。事实上,总是下一代人不能苟同上一代人,上一代人兀自担忧下一代人。不变的客[由Www.SengZan.Com整理]

观规律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70后的我们,其实与龙应台50后的出生社会背景,没有太大的差异。童年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度过,少年在改开初期,青年成长于经济迅速腾飞初期,我们眼看国家富强、生活富裕,眼看世界格局变化,眼看国学被争论,教育被诟病,观念被质疑,时代在提高,社会在调整,我们在成长。若要问我们的青春期为什么大多没有叛逆而偏偏要经历被子女叛逆?我在想,是不是因为那时候的我们,有太多的没见过、不懂得,因为对父母还有太多的心理依靠、认为大孝尊亲,我们是乖乖女,我们是孝顺儿,我们不敢、不能挑战我们的长辈,心里存着太多的敬畏。想起母亲,我就想起冰心的名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隐蔽?”。归根结底,还是当时社会的整体开放度不够、个性张扬度不够。

如今我们已人到中年,尽管此刻“在社会上看起来仿佛头角峥嵘,虎虎生气,可是,很多人在内心深处其实都藏着一小片泥土和部落——我们土里土气的、卑微朴素的原乡。表面上也许张牙舞爪,心里启示深深呵护这一个青涩而脆弱的起点。”“我们真的是‘灰姑娘’的一代人啊,在我们的时代里,亲眼目睹南瓜变成金色的马车,辚辚开走,发出真实的声音。”可是以后,我们的孩子们再也不可能经历一夜暴富的神话,这个时代是智者优胜的时代,是竞争激烈的时代,是有勇有谋才能胜出的时代,再也不是拼胆量、靠运气的时代,我们自我的内心,难免有焦虑有不安有惶恐啊!这些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是不是更加剧了青春期的火药味呢?

写到那里,看着身边还在玩手绘的女儿,提醒她该写作业了,女儿瞟我一眼,“学习是我的事情,跟你有什么关系?我有我的安排!”好吧,孩子,我试着放手,惟愿你的一生少些叹息,多些快慰!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作文4

初识龙应台是因为《目送》,在当当网上很是畅销。尤其是那一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让我很是感慨。当时很难想象母亲和孩子竟能够这样的交流。当龙应台遇到了所有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和自我的孩子终归还是渐行渐远时,甚至她的问题更为严重,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长过程中并未陪伴在孩子身边,并且两人中间还隔着一堵巨大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之墙。可是龙先生选择的是“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可是我能够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于是两个人便一齐写了三年专栏,经过一封封跨越大洋的书信,一次次深夜的交谈,让所有人看到了,找到了和父母和儿女沟通的方法。36封家书谈论的资料包含生活,社会,经济,政治,人生,母亲与孩子思想的碰撞交流融合清晰的展此刻所有人的面前。如果说《傅雷家书》是父亲对孩子谆谆的教诲,那《亲爱的安德烈》就是母亲与孩子深刻的交流。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虽是以母子交流为主,但大多经过对时事,对人生,对事情的交流来体现。文中涉及了许多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我就只拿一两个我很有感触的说一说。第8封,第9封信中,两人讨论了“两种道德”的问题。主要针对日益明显的贫富差距问题,不仅仅在台湾在德国,在大陆也是,整个世界也是。我们在吃着好几百块的大餐时,是否能够想到还有孩子在山区里不明白什么叫披萨不明白什么叫汉堡。在我们倒掉残疼剩饭的时候,是否能够想到非洲那些因饥饿导致水肿、肚皮滚圆最终死掉的孩子。这是个十分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个十分严峻的道德问题。于是龙应台就提到了两种道德,消极的和进取的。我们能够节俭,能够不浪费,能够随手关掉无人房间的灯,在并非很热的时候不开空调,可是这个只是消极的道德。进取的道德是主动的抵制,主动的做一些事。而我觉得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话是“菲利普(龙应台二子)说,唉呀妈妈,那你鸡也不要吃了,你明白他们是怎样很多养鸡的吗?他们让鸡在笼子里活活被啄成一堆烂肉,你说人道吗?我说,我又不是圣人,我只管我记得、做得到的。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必须由逻辑来管辖。”虽然这话听起来自私,却确实解决了我的问题,许多次我徘徊于消极和进取的道德之间不知如

何取舍——那只是个人的事。

第27封信《给河马刷牙》更是使无数人潸然泪下。文中龙应台主要写到他的儿子觉得自我会一向平庸下去,而问他是否会失望,龙应台的回答是只要觉得有意义,能够带来欢乐便不是平庸,平庸是和别的比的,自我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何来平庸?“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期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也让我明白了父母的心,他们要求我们好好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我们成为什么人,而是让我们有选择成为什么人的权利。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这样的文品、人品,值得我们去品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作文5

这个星期,我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令我感触颇深。

《亲爱的安德烈》是由着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合着的一本书,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经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一样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我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我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可是你明白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期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期望自我能独立,能长大。。。

就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的例子。我的一个好朋友——婷婷,平时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优异,是他们班的班长,是一个有个性,有创意的女生,在他们班,她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有异常多的好朋友,活泼又开朗,可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一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我闷在房间里,不喜欢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欢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可是和我在一齐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发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景、她在学校的表现等等。之后,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明白:婷婷的爸爸又经常出差,所以没有时间与爸爸妈妈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区别的,我喜欢倾诉,总觉得欢乐的事情应当与每个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欢和爸爸妈妈聊天,他们明白了我的情景,也会很欢乐,这就让我感受到父母其实很关心我,她们在倾听我的话,我们在一齐学习,他们在陪伴我成长。而婷婷不喜欢与父母交谈,觉得自我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无法沟通,因为此刻的青少年都比较新潮,对网络的词汇比较熟悉,而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我的儿女到底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儿女又总是说些网络潮语,就导致家长和儿女只见没有共同语言,婷婷的内心也就更加封闭了,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很想把这本书送给婷婷,期望她能经过阅读这本书,理解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因为生活的重担,使他们有些无暇顾及你的一些喜好,书中的一句话点明了多少青少年想摆脱父母,独立生活的心声:“也就是说,你到今日都还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恐怕婷婷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吧!使婷婷与爸爸妈妈之间的隔阂能够慢慢被清除,变回那个开朗大方的她。龙应台明白了儿子的想法,相信只要婷婷主动与父母交流,父母必须会明白她的想法的吧!

我期望天下的父母看这本书,让同学们阅读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作文5篇

“张承辉博客”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作文5篇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139330

(0)
上一篇 2022年6月8日 下午12:36
下一篇 2022年6月8日 下午12:3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