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喜欢高深的理论式的解说 ,类似于哲学思维,连接,连接一切我更喜欢粗爆式的概念:清晰,易懂但断粗俗。去年研究微信一年,说实话,微信的生态系统感觉最原始的触发点是来源于AppStore的启发,但是从哪做,FB手机给了一个很重要的提醒,尽管FB手机失败了,但并不代表它不可行。
在QQ(互联网PC)时代,流量的导入导出,太容易,很容易形成一个QQ生态链接,通过QQ把流量导入任何地方,所以在PC时代,QQ是无往不利的。由QQ形成的生态链,恐怕是任何创新企业都听之害怕的。
然而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生活的方式变化太大了,QQ早期的生态链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类Kick应用的TalkBox的崛起,小米也速度跟进推广米聊,这一切,看在眼中的小马哥,内心急如火焚。虽然类Kick应用当时还无法形成一个生态圈,但对QQ的威胁太大了,一旦QQ失去生命力,腾讯PC时代的一切都会化为灰尽。所以小马带着一帮兄弟走进Talkbox办公室,对郭秉鑫兄弟说我投资收购你,大家一起来分这块新天地的蛋糕,结果小郭兄弟太过于狂妄了,直接拒绝小马哥,并放出话来说要干死QQ,这一下小马哥坐不住了,回到家就下达命令内部创新,搞一个新应用干死TalkBox,于是乎微信诞生了。张小龙是这个机会的最大受益人,利用QQ的强大流量优势和腾讯对社交产品的理解力,迅速就把微信做到了国内老大的位置,随着微信慢慢超越QQ,新的问题来了。微信不是QQ,怎么能达到QQ时代的生态链条,让每一样东西都必须和QQ链接起来。所以微信生态圈必须就提上了话题。正好当时FB手机的出世,让腾讯这个天才找到了新的契机。于是乎手机即微信的概念也就乎之欲出了。
微信即手机,手机即微信。这样的概念或者叫着微信时代的生态系统虽然出了,但怎么做,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大家谈到的微信生态系统更多的提及到的是微信电商生态系统,然而我相信这个不是目标,最多算一个过度,微信想要干的不仅仅是这么一点,他想要的是超越IPone的生态系统。它谨慎的试探每一步,电商生态系统只是其一,游戏、资讯、营销、客服、控制系统等都比较火。我相信在马化腾和张小龙的心里微信代表着一切。那么从这来看,未来微信的定位就是服务,微信即服务,您想要的一切,通过微信就能办到。IM的标签慢慢的在消失,微信想要的一切似乎在慢慢沉淀。
然后矛盾本身就是统一的,这一点,相信喜欢哲学的张小龙应该是非常明白这一点。微信现在实在是太庞大了。刚开始,我很喜欢里面的功能,朋友圈,资讯,公共帐号,微商城等,慢慢慢感觉开始腻了。当我转向微博的时候,开始发现很多朋友也开始返回微博的时候,我在想微信现在是什么了?作为 用户,我开始迷茫了,所说在微信工作的朋友也是这样说很迷茫,不知道将来真正是什么。
朋友圈充斥着泛滥的链接,IM上面到处都红色点,有时候连大老总在群里面发信息找,我都无法知晓,信息的关注度也太多太多,不知道怎么去浏览,我觉得要把这些我需要信息管理起来,我需要思考的太多了。“Don't make me think”,这是腾讯内部产品经理必修标准,然而,可想而知了。随着微信的越来越强大,他的服务一切的意思越一越来强的时候,这一切,张小龙能控制吗?小马哥能控制吗?腾讯能控制吗?
这些可能都是未知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的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会是越来越大,高科技产品的层出不穷。下一拨新的连接,一定不是微信!
- 评论:(1)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料、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