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品牌电商,接受投资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当然,这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有一个人,对此命题心中必定颇多感慨。今年3月份有消息称,男装电商品牌玛萨玛索已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为一家国企背景的纺织行业企业。对此,玛萨玛索CEO孙弘表示不予置评。截止目前,网络上对于此事的评论和报导也并不多。孙弘对此事三缄其口的态度,也颇耐人寻味。
玛萨玛索成立于2008年,从大环境上来看,算是没有错过垂直电商发展的红利期,但这一路走来并不顺利。09年销售额超过7000万,使他们得到了红杉资本的注意,并于同年底顺利拿到了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那时候的孙弘踌躇满志,意欲大展拳脚。
2010年5月,玛萨玛索在世贸天阶开出实体店,并称:“这部分风投资金除投入货物准备外,将用于在今年发展线下实体店铺,以弥补用户线上体验不足,提升该品牌重复购买销售额。”当时行业内一片哗然。在所有人都把线下的生意往线上搬的时候,孙弘却把线上的生意搬到了线下。
其实对于线下店,孙弘态度一直还是比较审慎的,这从他和叶海峰等同台时讲到的话就能听出来。他说:“Masa Maso有一家线下店,在北京的世贸天阶,已经有一年时间了。我们当时定义这家店的时候是一个体验店,否则我们就把店开到西单去了。无论是淘品牌,还是独立的B2C的服装品牌,如果有更好的发展不一定是开线下店,我觉得这个还是要筹备最核心的顾客消费习性的特点。
第一个从大的方向上,线上线下未来是并存的,不是一个A和B的问题。
第二个,顾客同任何渠道都可以买到这件商品,但是他不会丧失掉对这个产品本性的需求,这就已经足够了,他会选择快捷、有效的方式,他可以在线下店买,他可以在网上买,这都是可以的。所以在未来的三到四年中,不一定开线下店就一定是线上店很好的支撑。我觉得无论淘宝还是什么品牌,包括Masa Maso都没有成功的,因为你不玩一个几十亿的投资是不可能成功的。在线上你的发展速度三倍到四倍,翻着跟头走;你在线下投入同样的精力,据我所知30%、40%就很不错了,如果你有限的资源你会发展哪个?我觉得应该先把大的拿下以后再做其他的,如果是齐头并进的话,哪块也做不好。”
事实证明,这真的算不上是一门好生意,去年,3月份,运作不满两年的世贸天阶实体店便宣布关闭。
2012年,对于玛萨玛索来说,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一个好年头。
这一年,有关孙弘,一个段子流传甚广。
815以后,有关苏宁易购要收购玛萨玛索的传闻甚嚣尘上,前市场总监韩卉写了一个帖子——《对!玛萨玛索,别卖!》。据说孙弘一看到帖子,瞬间泪流满面。他转发说:“会坚持下去!不仅是为理想,更是咱们当年咬牙而坚持下来的荣耀!永远忘记不了大家一起创业时的汗水,眼泪和欢笑!”
整个过程中,孙弘的态度一直很明确:不卖。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这是一个需要冒很大风险的决定,上半年大量的广告等市场成本投入、大量的库存、人力和仓储成本,说好的融资没谈成,大量的竞争对手虎视眈眈地环饲四周,玛萨玛索面临着现金断流的危险。这时候做出不卖的决定注定是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的。玛萨玛索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缓解危机,清理库存、尽早变现以达到稳定现金流的效果。于是,玛萨玛索开始了大规模的打折和低价销售。
这也许是一个能渡过危机的有效举措。但副作用来得迅速且明显,那就是——品牌含金量迅速缩水。甚至有用户如此评价——起个不着四六的名字,找几个白人模特拍些图片,就自以为高端品牌了,还不是一样跟一些三线品牌一样去打价格战用低价占领市场。
但不管怎么说,这也许是渡过现金断流的危机的最好方式了,毕竟,在瞬息万变的电商丛林中,活着,意味着一切。
活下来的孙弘又带着他的团队进行了新的旅程和探索。只是,这一次,他更加谨慎和敏感——“我没有那么悲观,带着警惕走下去是一个优秀企业家的本质,这不是一个传统的行业,有着现成的路径可以借鉴,新的业务形态需要摸索,就如微软讲过,我们永远离倒闭只有18个月。这是一个在顺境中都要保持清醒和警惕的思想,更何况是在目前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中。我们知道自己的目标本质是没有问题的,我们需要的是在多变的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中做好自己抗风险以及寻找突破性发展机会的能力。”
如今,那段难捱的日子已渐渐过去,玛萨玛索看起来似乎又恢复了元气,拿到了红杉资本、北极光创投以外的C轮融资。接下来,带着新的资本,玛萨玛索将走向何方?
- 评论:(1)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料、有观点!】